在候府內部,大娘王念秋的話就是懿旨,除非段正旗出面,否則沒人可以違逆她的意思。
對于段楓這個兒子,父親段正旗也并非是不聞不問,事實上他專門問過段楓的意思,如果段楓愿意習武,那他這個當爹的就給他做主。
段楓的回答是,他不習武,就專心治文。
段楓不敢答應啊,父候當然可以駁斥王念秋,可段楓哪里敢得罪王念秋,他和母親還要在王念秋手中討生活。
父候每天在朝諸事繁忙,這候門深院里都是王念秋做主,要想找點茬子為難他和母親簡直不要太容易。父候對段楓即使偶有關心,這關心卻也有限得很,要不然也不會連個仆役侍女都不派給他,聽由王念秋來安排。
段楓今年十六歲,早就錯過了習武的最佳年齡,他本來心也淡了,沒想著還能習武,可現在金書直接送了他一個大禮包。
金書是何等神奇的存在,它里面記載的武學功法能差得了嗎?段楓一點都不懷疑,就算他現在是六十歲,這部《大融經》也可令他脫胎換骨,成為一等一的武道強者。
他細致的揣摩起來口訣,這時那人影身上的經脈和穴位里,也閃現出綠色的光芒,流轉全身,竟然是在給他演示功法的運行路線,非常的直觀,讓段楓這個一點基礎都沒有的武學菜鳥可以一目了然。
段楓琢磨著口訣,對照著人影的演示一字一字的揣摩,不知不覺的就沉浸在了其中。
不知道過了多久,段楓突然一個激靈,從美妙的武學領悟中清醒了過來。
他快步起身來到窗邊,看向候府中院,那里矗立著一個巨大的日冕儀,盤面上的指針陰影已快要指向午時正刻那里。
“糟了!”段楓什么都顧不得了,打開屋門沖了出去。
他要去給大娘請午安。
候府規矩森嚴,所有子嗣,無論是誰所出,每日里都須向大娘請安,早中晚三安。
在大齊國,其實只有早晚兩安的禮儀,平民百姓甚至只需要請早安即可。可是王念秋規矩多,非要在中午再加一安,大家也只能遵循。
候府很大,從段楓居住的東南小院到大娘所在的中院,段楓足足跑了差不多半刻鐘才到,好在還是在午時正刻之前趕到了。
中院的臺階下面,段楓的兄弟姐妹們已經到了,正等待著王念秋的接見。
段楓心里奇怪,怎么老五段瑞和十一弟也到了?
以往的請安,最年幼的十一弟是不用來的,太小了,路都不會走,今日卻被他母親抱著也過來了。
段楓前面的幾個哥哥姐姐,大哥段成在兵部供職,三哥段云和四哥段啟已經成家搬出了候府,段云在工部供職,段啟就比較慘一點,被打發到了幾百里外的滇西行省去,那里有一些候府的產業。
老五段瑞在御林軍擔任百戶長。
二姐和七姐兩個已經出閣,嫁為人婦。
這六名兄姐是不用來請安的。
請安的日常隊伍就是老大段成的媳婦張蘇,六姐段芳,段楓,以及九妹和十弟。
不過今天多了老五和小十一。
段楓沉默著走到了邊上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