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好詩、果然是好詩!”
沐辰接過這張宣紙,上面張狂的草書將這李太白的瀟灑的性格揮灑的淋漓盡致,而這首詩,蜀道難,說的不正是這蜀中之地眾多連綿不絕的山脈嗎?
而山上有什么?
山上有‘仙人’,更有他多年未見的好友啊!
李太白這首詩,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后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
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畫面,接著平緩地推成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將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
期間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氣勢,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沐辰僅僅是看到這首詩,就仿佛重新走了一遍蜀道一樣。
而且這描寫的畫面風光變幻,險象叢生,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
李太白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詩中那些動人的景象宛如歷歷在目。
他更融貫其間的浪漫和激情。
看完這首詩,連沐辰都感覺到心情激蕩,仿佛感悟到了什么天地之道,澎湃的靈力激蕩在靈脈之中,久久不能平息。
他也終于理解,為何僅僅憑借這一首詩,張衛敏就能沖破煉氣化神的境界,進入如此難以進入的煉神還虛境界了。
如果沐辰沒有因為那靈果的事情而沖破境界,只怕看到這詩以后,他也會進入煉神還虛境界。
當然,看完了這詩,沐辰還沒忘記自己的正事兒。
“對了,衛敏師兄,玄青子師叔呢?”
“洪災現世了,我想請他幫忙,把我引薦給主管這次洪災的長老,我希望幫忙。”
沐辰說的很堅決和直接,可張衛敏卻突然面露難色。
“這個......”
“小師弟,你有所不知,在你離開宗門不久以后,也就是在我沖破煉氣化神境界,進入煉神還虛境界的第三天,玄青子師叔就把宗主之位傳給了我,獨自離開了。”
張衛敏不是不想幫沐辰,只不過他說,在玄青子趕沐辰離宗不久后,玄青子就一直惦記這把宗主之位傳給張衛敏。
正好張衛敏沖破境界,玄青子就很快離開了,說是去尋秦修子去了,而且臨行前嚴令禁止竹劍堂的人去尋什么天地異寶,這才讓竹劍堂幸免,沒有在湖廣損失人手。
“那......”
“那這次勝遇現世,洪災降臨,衛敏師兄可有打算?”
既然玄青子離開了竹劍堂,沐辰只有向此刻的宗主張衛敏尋求幫助了,也想他詢問接下來的打算。
沐辰說了治理洪災之事,張衛敏卻竹劍堂有心無力,而且洪災按照現在的走向,不會經過蜀中,現在只有他一個煉神還虛坐鎮門宗,實在派不出多余的人手。
沐辰知道張衛敏的難處,但他還是將勝遇的喜好和弱點、以及勝遇的行為軌跡告訴給張衛敏,希望通過他的手來將這件事告訴給東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