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事先聲明,我洗照片的小蘭和園子都在我旁邊,她們都能作證我沒有動手腳。”粉川也急忙說道。
然而系統提示是照片和相機,那么這里面一定有什么問題,于是堂哉追問園子和小蘭:“洗照片的時候還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嗎?”
“要說奇怪的地方,應該只有那個了吧?”園子看了眼小蘭。
后者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在最后這張照片之前,有兩張是一片漆黑的照片。”
聽到這里,堂哉瞬間意識到這可能就是兇手布置的機關,那張照片一定是有問題的。
而且比較關鍵的地方在于那個幾乎排除所有人嫌疑的巧克力,這讓堂哉感到分外疑惑。
當然,他不是疑惑兇手是怎么把巧克力放到尸體身邊的,而是疑惑系統提示里并沒有提到這個巧克力。
按照之前的系統提示來分析,一般系統都會給出跟兇手有著直接關系的線索,特別是在智力屬性增加到30點之后,其他有可能是擾亂視線的“線索”都會被系統自動排除掉。
也就是說,這個巧克力在系統判定中,跟兇手并沒有什么關系。
這就很有意思了,既然不是兇手放在那里的,那究竟是誰?
從理論上來看,山莊里的人都做不到這件事,那就只可能是板倉所說的另一個人趁他們離開山莊之后過來拿走的巧克力?
不過這又和之前的結論相矛盾,所以那個人也被排除。
那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其他人嗎?
這么想著的堂哉,突然看到了正在客廳里到處亂晃的三郎。
“說起來三郎這個名字,是有什么特殊含義嗎?”
一般日本人取名還保持著比較復古的方式,經常會出現在名字里的數字,通常都代表在家里的出生順序。
比如三郎一般是指第三個男孩。
當然,也有可能跟上一代有關,比如服部平次的爸爸叫平藏,所以平次是取平藏的一個字,然后加一個代表第二的數字,也就是“次”。
所以寵物狗的取名也是一樣。
“因為我丈夫的名字叫太郎,所以他和前妻養的兩只四國犬就叫做次郎和三郎,在他前妻過世之后次郎好像也傷心過度死了,現在就只剩下三郎了。”湯淺老太太這么說道。
“次郎和三郎,還都是四國犬……這么說兩只狗長得很像咯?”這時候已經不需要湯淺回答這個問題,堂哉已經明白了關于巧克力的真相。
“沒錯,有時候看之前丈夫和它們一起獲得搜救獎章的照片時,我還經常分不清楚它們誰是誰呢。”湯淺老太太笑著說道。
很好,那么接下來就只有最后一個問題,那個在大雪天還在這附近晃悠的家伙,到底是什么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