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點,各大電視臺的影視劇也播放完了今天的第二集。
已經被楚柏折服的郭景已經埋頭開始編寫起今天的《瑯琊榜》首播劇評。
與此同時。
杜謙的無數粉絲正在群里熱火朝天地討論著。
“《江北之上》你們都看了嗎?我謙真的好帥啊!”
“據說制作費就超過了三個億,太恐怖了!怪不得這些服裝都這么好看,民國時期的旗袍真的好看~~~”
“我謙這回絕對要爆紅了!”
“我謙的裝扮真的太帥了啊,加油,你是最棒的!”
一眾粉絲在群里討論最多的都是杜謙的顏值和穿著,好不容易倒是有個粉絲提到了他的演技——我謙的演技提升了不少,真的演出了那種遭遇重大打擊的木然……
木然?
不就是面癱演技嗎?!
所以,現在粉絲的粉紅屁都是這么夸的嗎???
杜謙背著經紀人偷偷拿著手機,在被窩里翻看粉絲們的評論。
看到一個個加油打氣的,心里也不是個滋味。
如果沒有去看楚柏主演的《瑯琊榜》,或許有著自家公司高層那些話的加持,他可能真的會對粉絲們的話信以為真。
到底是受到的打擊有些大。
正準備退出QQ,驀地群里有粉絲突然提到了《瑯琊榜》,杜謙見狀又頗為好奇地留了下來。
“敵臺的《瑯琊榜》你們看了嗎?”
“就是楚柏演的那部唄。”
“說起來,今晚還是楚柏和我謙打擂臺的日子。”
“不喜歡歷史權謀劇,所以沒看。”
“我也是,歷史權謀劇看起來太累了,還不如看我謙這種民國種田劇。”
“頂一個。”
“那部《瑯琊榜》貌似是炒作出來的,作者不就是那個寫網文的嘛,后來因為版權賣給了楚柏的公司,這一躍成為了熱搜常客……反正不大喜歡這種炒作,就沒看。”
“唔……我看了點,客觀的說,畫面什么的都挺不錯的,就是好多年輕演員根本不認得。”
“楚柏公司拍戲就這個樣子,他們不大喜歡找那種特別有名氣的,據說是為了省錢拍片。”
“也太摳了吧,不是說楚柏身家都好幾個億了嗎?他公司不缺錢才對啊,怎么還省錢?”
“對楚柏也不討厭,但就是喜歡不上來,還是我謙看起來白白嫩嫩的,像極了我的鄰家小哥哥。”
“楚柏身上的男人味太重了,太攻了,不是我的菜,我還是喜歡我謙這種小奶狗類型,特想抱在懷里呵護。”
【杜謙看得一頭問號:小奶狗?我???我已經暴露的這么明顯了嗎???】
粉絲說著說著,開始從楚柏和杜謙的對比上升到了兩個劇組的對比。
這時候突然冒出了一個“江湖傳說”,洋洋灑灑寫了一大段的對比:
“論制作費,我謙的《江北之上》明顯是個王者,而楚柏的那邊《瑯琊榜》充其量只是個白銀;
論演員陣容,我謙的《江北之上》,凡是有名的角色都是可以叫得出名字的人物,好歹都是闖出明堂的,至于楚柏的《瑯琊榜》,年紀大的倒是認得,年輕的……還真沒幾個是知道名字的,名氣這一帕又是我謙完勝!
再論劇情,我謙的《江北之上》是由文學界大咖蕓豆老師親自操刀寫下的,歷時三年的著作,絕不是《瑯琊榜》這種花了幾個月在網上出現的快餐文……這二者的出身就沒有比較的意義,這是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的碰撞,我想這二者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
眾人看得咋舌。
說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不管了,點頂一個在說。
杜謙也瞅見了這一大段話,換做是平常瞅見這么多字,估計早就跳過了……他實在不愿意盯著手機那么小的屏幕,去看這么多密密麻麻的字眼,還不分段!!!
過分!
忍著任何不適,杜謙總歸是讀完了。
有些心虛地點開了他家經紀人的扣扣頭像……唔,下線了???
看了那洋洋灑灑百十個字,他實在有些面紅耳赤,甚至一度以為這些話都是那個大胖子冒充粉絲寫出來的。
這雙標標的他身為其中一部電視劇的男主都看不下去了。
制作費和演員陣容暫且不論,這什么劇情上的對比,他實在是太心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