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有任何文學著作,甚至說,有關蘇格拉底的全部事跡,都是由他的學生柏拉圖記錄下來的。但是哪怕是僅憑這樣的只言片語,依靠著強大的個人魅力,不論是生前還是死后,蘇格拉底都擁有著一批狂熱的崇拜者與激烈的反對者。
可以說,蘇格拉底便是西方文化中的孔子。其本身便代表著一種思想的分水嶺,在西方,一切在蘇格拉底之前的思想,都被統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
由此可見,蘇格拉底在西方的文學史上擁有著怎樣的地位……
雖然這是一個神話的世界,但是有了那么多的前車之鑒,海德拉可不認為哈爾妮娜碰到的蘇格拉底僅僅只是一個偶然……如果只是名字相近也就罷了,連相貌都和歷史記載中的如此相似,這未免也就有些令人說不過去了吧?
如果他真的是蘇格拉底的話……摸了摸自己的嘴唇,海德拉的目光中帶著些許的思索……宗教,尤其是一神論的宗教,始終都回去面對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一個令其完全無法與科學接軌的問題……那就是,宗教是不能去進行質疑的。
尤其是在后事,全知全能的上帝能否創造出一塊他無法舉起的巨石,不輪他能否制造出來,都代表著他不在全知全能。而科學,又或者說理性不同,他在推崇著這份質疑。又或者,正是因為這份質疑,所以他們才會蓬勃發展。
那么蘇格拉底的思想會對海德拉產生影響嗎?
單從一個統治者的角度來看,會……但不會很大。或者說,利大于弊。因為現在的斯巴達神權本身便不是一神論的神權,甚至說,在百年戰爭中,光是斯巴達禁衛所殺死的神就不下兩位數。甚至說,在大多數斯巴達人得到思想里,海德拉并不是宗教式的高高在上,超然物外的神明。而是一個引導者,一個統帥,一個領袖。
不過……
精神網絡的存在令斯巴達走上了一道前所未有的道路,但是海德拉更愿意認為這是一種光榮的進化,在卡拉的連接下,所有的斯巴達人以驚人的方式團結一致。存在著階級制度的同時沒有階級的隔閡,在每個人都擁有獨立思想的同時依舊上下一心……這種奇怪的體系,海德拉也就在一些科幻類的作品中聽說過……
“先把它扔到圖書館觀察一段時間吧……”
一邊想著,海德拉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圖書館正好還缺個管理員。”
海德拉有些無奈的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