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懷里掏出一掌折疊的四四方方的白紙。
將這張白紙展開之后,上面畫的竟然是一張十分詳盡的地圖。
白清兒神情也有些吃驚,像是這么詳盡的地圖,即便是在高句麗的王室中,她也沒有見過。
蘇信伸手指著地圖,在半島一側靠海的地方畫了一道,說道:“這里土地十分肥沃,不比遼西的土地差,不過新羅人不懂耕種,暴殄了天物,實在是太過可惜。”
“這一次你跟百濟聯盟決不能有痛揍新羅一頓就算里的想法,在一開始就跟他們說好,這一次一定要把新羅滅國。”
“滅國!”
聽到這話,白清兒心里也是一凜,畢竟滅國不是小事。
“不錯。”
蘇信點了點頭,說道:“新羅素來跟中原的王朝交好,之前高句麗跟百濟幾次聯手想把其滅了,都被中原王朝的干涉而不了了之,現在楊廣自身難保,新羅就算去求援,中原王朝也沒有余力來幫忙了。”
說到這里,蘇信看了看白清兒,提醒道:“不過你可要明白一點,新羅滅國之日,便是滅百濟之時,高句麗有幾十萬戶,數百萬人口,熟悉農耕,人口超過五成是漢人,百濟跟新羅這兩個小國綁在一起都不能跟高句麗相提并論,任何一個中原王朝都不可能坐視這樣的一個國家擴張的,太危險了,你要知道,當初隋文帝滅南陳,大索貌閱也不過才清查出了六十萬戶人口來。”
聽了這話,白清兒也是點了點頭。
她臉上已經沒有了笑容,她聲音有些低沉的問道:“師兄的意思是無論將來誰統合中原之后,都會像楊廣那樣來征討高句麗么?”
白清兒雖然是隋人,但她現在在高句麗大權獨攬,儼然一國的女王,自然是站在高句麗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不錯。”
蘇信點了點頭,他笑著說道:“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睡的道理三歲小兒都懂,將來能一統天下的人又如何不懂?”
白清兒有些不服,她反問道:“楊廣他三征高麗引發了現在的局面,后來人難道不會吸取隋朝的教訓么?難道他們就不怕再來一次無向遼東浪死歌……”
“你搞錯了一件事。”
蘇信毫不客氣的打斷了白清兒,他斬釘截鐵的說道:“楊廣的這件事,無論是興建東都洛陽打算遷都也好,還是開鑿大運河也罷,甚至就是征討高句麗這三件事都不是錯事,只是因為他做的有些太急切了,他想把一百年才能做好的事情縮短到十年來完成,畢其功于一役,讓后世贊揚他千古一帝,才造成他現在不可挽回的局面。”
“師兄何處此言?”白清兒有些意外的看著蘇信,她平日里聽旁人罵楊廣的多,許多人都把楊廣登基這十多年來干的事說的一無是處,這次倒是第一次聽人說楊廣做的這些事都是對的。
“說起來簡單。”
蘇信解釋道:“太史公在史記里說二百里秦川肥沃天下莫能比,但那是幾百年前的事了,現在你看看關中平原每年才能產多少糧食?連大興城都填不滿……更何況關隴世家勢力龐大,楊家是篡位當的皇帝,古往今來的開國皇帝,恐怕就數他楊家最輕松了,你覺得那些關隴世家們哪個能服氣他?遷都洛陽這件事是勢在必為的。”
“大運河自然不必說,這件事乃是功在千秋的好事,只是這工程太過浩大,勞役太過,引發的民變,要是楊廣把挖掘大運河的事拉長到十年二十年,而不是三五年,恐怕局面也不會如此。”
“至于三征高句麗的事我之前就說了,任何一個有座位的君王,都不會坐視在自己的身旁有這樣一個強敵的。”
蘇信的這番話說的白清兒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