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高雅……是誰啊……沒聽說過呀?”陳封翻閱著手里的雜志,看著那篇高雅的文章,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網絡上的版本,他也已經看過了,雖然那一版言辭更激進一點,但其實對陳封也沒有什么影響。
倒是對方放出來的那幾張偷拍的劇組照片,陳封倒是覺得選的角度挺好的,拍攝的內容也很有故事性和聯想性,看的出來,攝像挺有水平。
倪浩和陳封的狀態差不多,面對這樣的事情都不怎么急。
畢竟他有自信,也有底氣,自己拍出來的東西是什么水平他心里很清楚,面對這種網絡輿論上的攻擊,他覺得挺無聊的,反正到時候票房和口碑可以證明一切,前期打嘴仗真沒啥勁。
而且,自從陳封勸了他關于秦懷章老爺子的那頓批評之后,他也想的更開了,心態好的不得了。
不過巧合的是,倪浩倒也認識高雅。
“哦,我倒是知道這個人。”倪浩想了想說道:“之前我拍的短片獲獎,參加電影節的時候,見過她采訪一些影視圈的重要人物,當時我還想能不能也采訪我一下,結果人家看都沒看我,采訪完大佬就直接扭頭走了。”
“也算是業內比較知名的一個影視圈的記者撰稿人吧。”
倪浩最后補充道。
陳封聳了聳肩:“同樣是記者,這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這么大捏?”
倪浩愣了愣:“你說什么?”
“我說,鄧輝也是記者,可是鄧輝可比這種暗地里拍兩張照片,就隨便亂編稿子的記者強多了。”
倪浩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也不對,人家其實也沒有編稿子,你沒看,她不是采訪了很多跟我們劇組相關的外部人員嘛,也算是對咱們劇組的側面描繪,就是她的心歪了,寫的東西偏向性太大。”
“而且,我怎么越看王博、鄒華、小軍三個人站在墻根的這張照片,越覺得有意思的,似乎還挺有藝術性,他們三個人的裝扮,和周圍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我想……用她這張照片,做一版海報,放在咱們的官方微博上,怎么樣?”
“嗯,這個注意不錯……”陳封笑了笑,扭頭看向了電腦:“我也覺得這個高雅拍照技術不錯,而且……”
一邊說著,陳封目光掃到了一段文字。
“一個音樂人,不務正業的投資電影,還深度參入到了影片的具體拍攝過程之中,有時候甚至連導演在他面前都直不起腰,這種外行指導內行的行為,無疑又給電影行業開了一個壞頭。”
“在此我想說,電影是一門藝術,不是什么人都能隨隨便便指手劃腳的,也希望那些外行人士,還是老老實實的去做回自己的老本行吧,否則你們將再次踐踏電影這門藝術!”
這段言辭寫的很激烈,意思不就是讓陳封早點滾回去寫歌,別再插手電影了嗎?
陳封看完了感覺有點好笑,首先他是比較贊同高雅這個外行不能瞎指揮內行的觀點的,畢竟他知道這樣做的確不對。
不過,具體到他和倪浩……這個高雅只憑一張照片就敢亂斷定自己在瞎指揮?
事實是,他可以給倪浩替一些意見,幫助倪浩想一些點子,但到了片場正常拍攝的時候,他要是敢插一句嘴,倪浩就敢跟他急。
哪怕他是投資人,也不管用。
這就是側面了解和深度采訪之間的區別了,一些事情,側面了解只能看到最淺層的表面,深度了解才能得知事情的真相。
而表面的東西,往往都是錯誤的!
不過,陳封思索了片刻,便也沒有在這一點上深究,反而,高雅的這段話也給了他一定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