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更反映出了在目前的電影市場,影片質量才是決定一切的核心。
……
甚至連徐承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參演的這部片子最后居然實現了票房的逆襲。
說實話,這段時間徐承的運氣并不是很好,他在拍完《瘋狂的石頭》之后就已經開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電影上了,只可惜雖然借著《瘋狂的石頭》紅了一把,但后來他又接拍的幾部片子都沒有翻起什么水花,甚至還有幾部片子因為種種原因最后都沒能如期上映。
在這種情況下,他自己成立的影視工作室經營也遇到了困難,最后他甚至又跑去演了部電視劇,賺了些錢,這才能勉強維持下去。
不過,徐承這個人自尊心也是很強,在混的不怎么如意的時候,他居然一直堅持著苦熬,甚至都沒有出聲向一些平時關系還不錯的朋友們求助。
比如倪浩、陳封,比如他另外的一些同學朋友……
最后他甚至選擇了接拍一些小成本片子的方式來掙錢。
就像現在這部《啼笑之旅》。
當然,徐承雖然接拍了一些小成本片子,但也有自己的選擇標準,一般來說,只有能讓他滿意的劇本和劇組,他才會決定參演,同時他還要求劇組必須給他一定的話語權,甚至包括改劇本,參與導演攝制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他不但賺了些錢,也進一步積累了拍電影所需的專業知識。
徐承雖然現在混得有點慘,但他的野心并不小。
早在和陳封、倪浩一起拍攝《瘋狂的石頭》的時候,他就經常找機會和劇組里的各種人交流,那時候他其實就已經有了拍自己的電影的想法。
只可惜后來的實際情況讓他的想法遲遲無法實現。
不過,徐承一直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想法,就像這次參演《啼笑之旅》,他從中受益良多,而且,這部片子居然也神奇的開啟了票房逆襲之路。
這對他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有了《瘋狂的石頭》的基礎,再加上這部《啼笑之旅》的證明,徐承以后再想拍自己的電影時,就會變得方便很多。
以前在沒有太多成功經驗的時候,徐承也曾經試著找過一些投資商,想讓別人給他投資,但那時候無一例外都遭到了別人的冷眼相對。
你徐承,一個電視演員小明星,莫名其妙的就想讓我給你投資上千萬拍電影?這不是開玩笑嗎?
在這種情況下,徐承能拉得到投資才怪。
也因此,徐承很早也就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讓別人幫自己,首先,自己必須要能夠證明可以做出很好的成績。
沒有這種基礎,單靠人情,恐怕永遠也走不遠。
這也是徐承一直都沒有主動向別人求助過的原因。
因為他越是珍惜一些關系人脈,就越不想在自己還沒有足夠實力的時候,就把這些關系人脈提前消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