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很早以前就有了要自己做電影的想法,當初他以電視明星的身份加盟《瘋狂的石頭》劇組就是一次嘗試,而且通過與陳封和倪浩的交流,他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瘋狂的石頭》票房大爆之后,他就已經在借機努力的轉型,只可惜后來發展不太順利,甚至一度到了要重新拍電視劇來緩解自己的經濟壓力的地步。
直到現在這部《啼笑之旅》,徐承終于有了一部自己做主演的代表作。
雖然這部片子他只是主演,但像在《瘋狂的石頭》劇組里一樣,他全程參與了電影的制作過程,而且擁有更多的主導權,無論是劇本的改動還是拍攝時的一些細節,到處都有他的影子。
可以說,經過這部片子的歷練,徐承終于有了更充足的經驗和能力去做好一部電影,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個很大的轉折點。
人,總是需要積累的,沒有長時間的磨練,想要平白無故的就把一件事情做好,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陳封除外,畢竟陳封很幸運的擁有了自己夢境世界的所有經驗和記憶,這些是他最寶貴的財富。
但普通人就沒有這么神奇的能力了,想要成功,還是需要靠不但的努力和付出才行。
就像現在的徐承,為了能夠拍出自己的電影,他投入了很多精力和財力,直到現在才終于有了更足的底氣。
而隨著《啼笑之旅》的票房越來越好,電影的投資方自然也非常高興,在電影的制作過程中,對方便也一直對徐承非常看好,不管是導演還是劇組,都給了徐承很大的權限,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這部片子才能有現在的成績。
最近兩天《啼笑之旅》的投資方更是已經開始和徐承商議長期合作的事情,畢竟第一部片子如此成功,片方肯定是希望能夠開發續集的。
徐承也很感激對方一直以來對他的支持,雙方也都有合作的意向。
這樣一來也有很多好處,雙方深度的合作更有利于后續電影作品的開發,畢竟一個系列的作品最好還是一直使用相同的演員和劇組團隊,這樣才更容易讓觀眾影迷們接受,而且在版權問題上也不會有什么麻煩。
雙方合作,共贏,這才是最好的發展方向。
不過,雖然現在徐承和投資方那邊接洽的很順利,但一個項目要涉及到很多人和很多事,其中當然也會有一些人發出了不滿的聲音。
比如《啼笑之旅》的導演和一些劇組工作人員。
當初在拍電影的時候,因為徐承算是唯一的大牌演員,所以他屢次參與到劇情的改動和拍攝的細節,這些事,導演和編劇以及其他一些員工雖然心有不滿,但也只能默默的忍了。
但現在電影算是火了,所有人的身份和地位也都提升了很多,這時候卻傳來徐承要和投資方合作主導開發這個項目的傳聞。
哪怕導演和劇組都不會換,依然使用原班人馬,但很多人總感覺不舒服。
憑什么你徐承一下子從一個演員變成了老板?當初不是老板的時候,你就對劇組指指點點,現在成了老板,豈不是要壓在劇組所有人的頭上?
這種感覺并不好受。
尤其是導演和編劇,他們其實早就對徐承心生不滿,現在由于身份地位的轉變,他們更郁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