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跟風出一部《流浪地球》難度真的太大了,畢竟這是科幻片,對劇情、特效的要求都非常高,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非常之大,所以跟風去拍科幻電影真的不是什么好主意。
也不知道拍《星河流浪》的那幫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去跟風拍一些小成本的劇情喜劇片不好嗎?干嘛偏要對準《流浪地球》下手?
不過,對陳封和北斗娛樂來說,或許這也不是什么壞事,畢竟很多人在看到《星河流浪》的結局之后,估計就要重新掂量一下自己手頭的那些跟風的科幻片項目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星河流浪》上映五天就因為票房成績太差,觀眾口碑太爛的緣故,直接被影院方下架之后,之前很多已經立了項的跟風科幻電影,也都紛紛被投資方撤資終止。
投資方也都不是傻子,他們之前可能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投資了一些熱門影視題材,但在真正了解了市場的真實反饋之后,他們只要稍微認真的了解一下相關的信息,很快就也就能弄明白自己到底投了一個什么項目。
打著做科幻電影的幌子,從自己這里拿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然后就想拍出跟《流浪地球》一樣規模的電影?
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呢!
其實那些跟風的電影劇組,大部分都是把投資方當做了冤大頭,從他們那里拿到了錢,然后胡亂拍個片子,最后如果票房不理想的話,就推說電影沒拍好最后沒成功,然后屁事沒有。
導演,劇組,演員都賺了錢,虧得就是投資方。
而這類投資方,也都是不太懂影視行業的外行,一般都是土豪暴發戶什么的。
這些人要么祖上很闊,要么家里有礦,錢多的沒處花,然后就想搞搞文娛產業提升一下自己的品味。
但這些人也不都是傻子,在看到《星河流浪》的失敗之后,他們立即就十分警覺的開始審查自己投資的一些項目。
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跟風騙錢的科幻電影項目被清除了。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真的在認真做電影的團隊,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比如,一個叫做《月球》的劇組。
雖然《月球》這個項目也是最近終于拉到了投資并且開始正式籌拍,但這部片子和那些跟風之作《流浪月球》、《火星流浪》等項目不同。
它的主創團隊已經認真的打磨了很長時間的劇本和拍攝計劃,之前因為科幻題材一直沒有什么市場,經過多方努力也拉不到投資,最后才一直擱淺。
而伴隨著《流浪地球》的火爆,科幻題材大火,《月球》的團隊也跟著沾了一把光,在經人牽線搭橋之后,才終于被一家投資公司所看中。
這家投資公司的幕后老板是一個搞房地產的土豪,對影視行業基本一竅不通,之前看到《流浪地球》的火爆,有些眼饞才開始做這方面的項目,最后他選中投資《月球》,也是被身邊的人努力說服后才做出的決定,至于這個項目具體的情況,他自己根本就不了解。
但伴隨著《星河流浪》的失敗,投資圈里開始掀起一股反科幻題材的風潮,這位老板見狀,便也毫不猶豫的停了對《月球》的投資。
雖然他依然對電影行業什么都不懂,但他知道,做生意這種事情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跟著主流方向走。
有些人總感覺自己眼光獨到,要逆流而行才能取得成功,殊不知,跟著大方向走的人才是活下來的大多數,逆流而上的人絕大多數都被淹死了。
那一兩個運氣好,逆流成功的人,也都是天選之子,不是普通人能夠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