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中之后,李良進入了任務中:
【任務:遏制杜蘭特的首秀,時間:2007年10月31日,地點:美國丹佛市百事中心,對陣:西雅圖超音速vs丹佛掘金,任務要求:對位新秀凱文-杜蘭特,讓他的得分不超過15分,任務獎勵:基本防守能力值+5,各項外線防守能力值+2,隨機能力增值劑一種,任務難度:新秀】
李良一看,這新秀級任務難度不算太大,加的點也不多,但獎勵中竟有隨機的能力增值劑,難道能直接提升能力值?
這可是好東西。
想到這里,李良干勁十足,決定好好完成這個任務,看看能抽到什么樣的能力增值劑。
進入任務,四周亮了起來。
這是2007年的一場比賽,距離2012年并不遙遠,是凱文-杜蘭特在NBA的首次登場。
李良對這場比賽有印象,當時他還在國內讀高中,知道2007年的新秀一個奧登,一個杜蘭特。
當時奧登被吹得天上有地上無,拳打拉塞爾,腳踢大鯊魚,高配版蒂姆-鄧肯。
于是,開拓者本著有內線選內線的原則,從奧登和杜蘭特兩人中挑選了前者。
結果奧登接二連三的受傷,最終徹底廢掉。
而杜蘭特逐漸成長,成為了聯盟中的超級得分手。
到2012年為止,杜蘭特已經連續兩個賽季榮勛NBA得分王,本賽季又繼續在得分榜上領跑。
波特蘭開拓者繼1984年錯過喬丹后,又錯過了一位外線超級巨星,選了一個傷病纏身的內線,怎一個慘字了得。
他們在同一個地方跌倒,爬起來,然后又跌倒了一次。
李良今天要面對的,正是初出茅廬,年方19的未來得分王。
此時,李良身著白色的丹佛掘金球衣站在百事中心的地板上。
歷史上這場比賽李良看過直播,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偷偷打開電腦看的。
他記得很清楚,杜蘭特全場拿下18分,命中率也不高。
看起來要把他壓制在15分,并不是什么難事,少進一個三分就行了。
但李良知道,這個系統不一定會按劇本來。
他登場是頂替了掘金的小前鋒亞休巴-迪亞瓦拉,如果不好好防,讓杜蘭特打開了,得分指不定會超過18分。
掘金這個隊伍李良還是有所了解的。
飛禽走獸大隊,主教練喬治-卡爾在掘金從來只強調進攻,不怎么練習防守,所以不能指望隊友,必須要自己全力以赴去防了。
至于進攻,李良想,反正沒說要贏,不進攻也無所謂?
但一想又不對,如果進攻不利,會不會被教練換下?
總之,亂想一通,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
李良看了看四周,都是熟悉的面孔。
掘金除了他以外,首發是阿倫-艾佛森,卡梅隆-安東尼,肯揚-馬丁,還有在中圈跳球的馬庫斯-坎比。
李良心中有些興奮,畢竟前面兩個任務,一個太過于久遠,一個是三分大賽。
今天這個比賽任務,才算得上真正讓李良體驗NBA賽場。
尤其是看到艾佛森、安東尼這樣的明星球員和自己做隊友。
雖然知道是模擬的,但這可比電腦游戲逼真得多,而且還能和隊友進行交流。
在對面,穿著墨綠色球衣的是超音速隊,一只現如今已經不存在的隊伍。
他們的中鋒是威爾考克斯,大前鋒科里森,小前鋒戴米恩-威爾金斯,控衛厄爾-沃特森,還有就是今天李良要對位的主角,凱文-杜蘭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