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手握狀元簽的他們,錯過了卡特,錯過了皮爾斯,選擇了被認為是下一個“奧拉朱旺”的奧洛沃坎迪。
事實證明,這種所謂的下一個誰誰誰,全TM是坑貨。
奧洛沃坎迪當然不例外,新秀賽季他完全沒有打出狀元的身價。
這是他的第二個賽季,依舊是快船的首發中鋒,快船對他還抱有希望。
除了這個水貨中鋒外,4號順位的新秀奧多姆已經成為首發,快船同樣對他寄予厚望。
李良把目光盯準了奧多姆,現在的他妥妥是個新秀毀滅者,首秀出彩的新秀,他都要蹂躪一下。
有了前兩場的經驗,李良開場就對奧多姆進行全程一對一特殊服務。
只能讓他得10分,每節只能讓他進一個球,任務相當艱巨。
從雙方的實力對比看,李良估摸著,超音速會早早大比分領先,然后就隨便打打,奧多姆就會比較輕松的刷到數據。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李良決定繼續在進攻端做一個坑貨。
絕不命中投籃,絕不傳球,拿球就干,干了必然不中。
反正教練不會輕易換他下去,不然他還怎么完成任務。
很巧的是,這場比賽他的教練又是喬治-卡爾,1999年的他48歲,正值壯年。
比賽開始,雙方中鋒在中圈跳球。
超音速的首發中鋒是文-貝克,一個未來的大酒鬼,此時的他還是聯盟出色的低位攻擊手。
快船爭得球權,第一次攻防,超音速采用人盯人。
李良想起,在2001年之前,聯盟是不允許進行聯防的,只能人盯人防守。
雖然有些球隊會暗中使用區域包夾,但大多數情況都是人盯人。
這給李良提供了便利,他反正盯住自己的人就行了。
奧多姆一開場還沒想著要自己進攻,快船不是什么強隊,弱雞一只,打得比較隨意。
德里克-安德森主控,在外線運球兜了兩圈,沒發現什么好機會,就自己投了。
中距離不中,文-貝克拿下后場籃板,佩頓接過球組織超音速的進攻。
進攻中,李良一如既往的蹲底角。
現在他覺得打NBA比賽還挺簡單的,防守端死盯自己的人,進攻端蹲底角就完事了。
開場超音速打得很傳統,文-貝克低位要球,其他人拉開空間,貝克拿球單打。
李良在左側底角和45度之間埋伏著,伺機而動。
和他對位的奧多姆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貝克身上,看樣子比賽前教練吩咐過,要盯住貝克。
貝克低位往里鑿了幾下,積極的奧多姆突然就上前包夾,貝克立刻分球,直接把球傳給了外線的李良。
李良一看,這大好的浪投機會,接球不管三七二十一,閉著眼睛拔起來就扔了一個。
奧多姆回過神重新防回來,但李良這出手很快,完全沒做什么準備,他就沒打算進。
“唰!”
球竟然進了!
李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隨手一扔的三分命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