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啦,這些人我都看過了,其實在NCAA都很厲害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名單發出來以后,李良就做了功課,對這次參加訓練營的競爭對手有個大致了解。
加上李良,這次訓練營一共28人,這28人里最好的可能也就首輪末水平,剩下就是二輪以及落選秀。
在李良看來,有幾名球員屬于實力比較出眾的。
一個是來自馬奎特大學的杰-克勞德。
他是今年大東賽區的年度最佳球員,賽季場均17.5分,8.4個籃板,是三號位的一名出色球員。
他位置上和李良重疊,算得上李良的競爭對手。
第二個是來自諾福克州立大學的凱爾-奧奎因。
他是今年中東部聯盟的最佳球員和最佳防守球員,賽季場均15.9分,10個籃板,2.6次蓋帽。
在3月份的NCAA大賽中,他在第二輪拿到了24分14個籃板球,率隊淘汰了強手密蘇里大學。
他和李良一樣是大四生,今年22歲,屬于大齡新秀。
不然以他的表現,還是個內線,不至于參加這樣的訓練營。
第三個是來自法國的一名球員,叫艾文-富尼耶,李良沒看過他打球,也沒有視頻。
他只是單純憑感覺認為這名球員實力肯定不錯。
不僅因為他是國際球員,更因為他排在了名單的第一位。
籃網的名單排列大致按照球員的名氣和實力進行排的,就是這么耿直。
所以,以李良的實力和名氣,就只能排在名單最后一位。
李良除了肯塔基大學冠軍成員這一名頭,籃球履歷其他方面簡直不值一提。
參加訓練營的雖說在整個NBA新秀中屬于中下層,但放眼全美、全球,都是頂級的年輕人。
想到這里,李良深吸一口氣,心中有一絲忐忑。
雖說經過了【全能王者】一個多月的磨練,但李良一直沒有打正規比賽。
他主要是擔心受傷。
超級新人傷了,球隊會等。
李良要是傷了,看都不會有人看他一眼,回家賣拖拉機去吧。
車子開了一個小時,周六清晨的紐約路上不堵,度過伊斯特河,途經曼哈頓,再過哈德遜河,抵達了新澤西。
下了高架公路,進入東盧瑟福的體育中心,這里是新澤西-紐約職業體育的大本營。
過去新澤西籃網的主場大陸航空球館,還有紐約噴氣機的主場大都會人壽體育館,紐約巨人的訓練場,都集中在這里。
在體育中心的西北邊,一棟棕紅色的建筑就是PNY中心了。
停下車,李良打開門,今天的陽光很好,空氣清新,是個打籃球的好日子。
訓練中心外的停車場已經停滿了車輛,有些是球員的,有些是記者的,還有就是30只球隊的球探的。
在訓練中心的大廳,有籃網的工作人員進行資格審核接待。
李良報上自己的名字,工作人員找來了馬克斯。
馬克斯是個腦袋有點禿頂的中年白人,他穿著黑色的運動T恤——這是新籃網的主色,鼻梁上架了副墨鏡。
見到李良,馬克斯推了推眼鏡,道:“布魯斯-李?”
李良點頭,從行李包中拿出卡利帕里給自己寫的推薦信,遞給了馬克斯。
馬克斯拆開信封象征性的瞄了幾眼,指了指球館里更衣室的方向,示意李良進更衣室去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