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該來。”
“……你拿錯劇本了!”
這系統又發神經,把弗雷澤搞得像古龍里的人一樣。
弗雷澤拿下腦袋上的帽子,道:“好了,我們繼續任務吧。”
他身上的披風消失,出現在了李良的身上。
李良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他已經被電出條件反射了。
不過,如果現實中真的有這種披風的話,李良相信所有的籃球運動員,一對一防守都將上升一個檔次。
“準備好了嗎?要開始了。”弗雷澤又道,這家伙屁話比較多。
李良點頭,弗雷澤后場開始運球。
其實從運球技術來看,弗雷澤是不如現代這些超級后衛的。
但他控球的節奏非常好,異常的穩健,基本功扎實。
變向,加速,動作看上去不急不緩。
但你想讓他陷入困境,不是那么容易。
NBA五十大巨星,的確不是隨隨便便給的。
李良集中起自己全部的注意力,小心翼翼,用滑步緊緊跟著弗雷澤。
在經過多次的練習、對抗,外加【個人訓練中心】的陪練,李良慢慢熟悉了弗雷澤的運球節奏以及他的一些小習慣。
在60、70年代,后衛們運球是絕不會有胯下變向的,體前的大幅度變向也非常少。
因為那樣運球的話,裁判會吹你托球走步。
像弗雷澤那樣,當時的控球高手們,用的比較多的花招就是背后換手運球。
右手運球,然后一個背后運球換左手,接著左手持球過人。
這一招弗雷澤運用得非常熟練。
而且在換左手后,他會撅起屁股對球進行保護。
如果李良貼上來,他就一個撤步,再換右手。
如果李良不貼上來,他就左手持球直接往前突。
就是這兩招,把李良電得不輕。
弗雷澤速度并不快,可是他隨機應變,總能預判李良的下一步動作。
這就很可怕了。
防守方本來就被動,如果還被對手預判出動作,那就沒得玩。
但李良這一段時間的訓練也不是白費的,他一邊在對抗賽里繼續雜耍諾埃爾,一邊持續不斷進行防守腳步訓練。
今天,他要掌握防守中的主動權!
第一分鐘過去了,李良從底線跟著弗雷澤在場上饒了有一圈,從頭到尾沒有跟丟。
他始終保持著約一小臂的距離,不遠也不近,保持對弗雷澤的壓迫。
“小子,做的不錯,今天你很專注!”弗雷澤說道。
李良沒有理會,他的全部心神都在弗雷澤的腳上。
過去,李良總會盯著弗雷澤的球。
但卡利帕里告訴李良,不能盯著球,也不能盯著對手的眼睛,要盯著對手的腳。
要根據對手的腳步移動,來做下一步的判斷。
如果是團隊對抗的話,還要關注對方的手,注意他的傳球。
現在只有弗雷澤一個人,就不需要。
李良小心的挪動著步子,像弗雷澤的影子一般。
弗雷澤探出了他的右腳,這是很微小的一個步伐,但李良知道,弗雷澤要背后運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