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14號的白人球員道:“比爾在廁所,他在吐。”
李良認得,這是凱爾特人的傳奇控衛鮑勃-庫西。
因為魏大至是凱爾特人的球迷,所以他整天叨叨凱爾特人以前的那些老球星。
什么庫西,沙曼,拉塞爾,雙瓊斯,海因索恩,喬喬-懷特,考恩斯等等一系列。
這些在李良看來古老的好像在石器時代打球的球員,如今鮮活地出現在他周圍。
他還成為了其中的一份子。
這時,廁所的門打開了,一個高大的黑人球員走出來。
庫西遞了杯水給他,他漱了漱口,把水吐進垃圾桶里。
這是比爾-拉塞爾,NBA60年代的絕對統治者,13年11冠的締造者。
場下的他卻是個有些沉悶,脾氣敏感、古怪,同時賽前會因為緊張而導致胃痙攣嘔吐的怪胎。
李良之前見過他,在“三分之王”的任務里,他和里克-巴里搭檔做場邊解說。
他的解說水平真的是一言難盡,快趕上央視二平了。
現在的拉塞爾看上去年輕很多,今年他才26歲。
見拉塞爾出來,奧爾巴赫集合所有人,圍在一起囑咐了幾句,然后一起登場了。
李良跟著隊友們進入了球場,著名的波士頓花園球館。
“我靠,這球館真破啊。”李良不禁發出感慨。
波士頓花園球館始建于1928年,在球館的下面就是一個火車站。
球館的容量倒是不小,可以看到球場四周已經坐滿了觀眾。
和1950年的比賽相比,觀眾們的穿著打扮已經有了區別,變得更加隨意和生活化。
波士頓的球場地板是拼木地板,用一塊塊方形的板材拼接起來。
李良拿著球在上面運球熱身,尼瑪這地板都不平!
不過,當現場的燈光逐步亮起,觀眾越來越多,喧鬧聲越來越響,比賽臨近開始的時候,波士頓花園球館開始顯得壯觀肅穆起來。
今天凱爾特人的對手是辛辛那提皇家,他們有著60年代的三雙王,奧斯卡-羅伯特森。
作為NBA有名的賽季三雙球員,羅伯特森的大名李良當然如雷貫耳。
在熱身的時候,李良跑到中線附近打量了羅伯特森一番。
那個年代的超級巨星,和普通球員果然是差別很大,一看就天賦異稟。
60年代球員身材普遍小一號,而且肌肉不夠發達和強壯。
羅伯特森是個例外,他高大魁梧,身板厚實,手臂很長,還有著健碩的臀部。
李良想,羅伯特森要是到今天的NBA打球,絕對是個力量型的控衛。
“嗶嗶嗶!”
裁判吹了通哨子,示意比賽即將開始,球員們下場準備。
60年代的NBA比賽流程還很簡單,波士頓花園球場又一直沒有啦啦隊。
在出場球員介紹后,雙方的比賽就要開始了。
李良坐在場下,在奧爾巴赫的身旁待著看比賽。
這樣也好,李良想先觀察一下,看看這個年代的比賽怎么打,他好心里有數。
順便再觀察觀察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打球風格,想想自己登場要怎么防他,又要怎么從他手里摳三個搶斷下來。
比賽開始,拉塞爾和皇家隊的中鋒韋恩-恩布里跳球。
李良一瞅,皇家隊這中鋒比自己都要矮,估計2米左右,6尺8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