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后來,科比終于心滿意足,痛快了,舒坦了。
然后,他就開始展現自己名宿的寬容和慈祥,主動要教李良持球進攻。
李良直接拒絕!
老子有系統,還用你教?
我只是不想學,我要是想學,分分鐘…超過科比那是不可能的,分分鐘比你教的好是肯定的。
科比攤了攤手,道:“你不學可是你的損失,我不是誰都教的。”
李良哼了一聲,洗洗澡回家休息去了。
其實和科比單挑還是挺有意思的,能力值不漲,但經驗在漲。
都說斯科特-皮蓬是被喬丹虐出來的防守能力,還是很有道理。
晚上回到家,李良進入系統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各項能力水平。
他發現,在【進攻能力】這一維度上,什么【面筐強投】、【三分強投】、【對抗上籃】、【抗干擾挑籃】等能力都有所上升。
這些任務他一個都沒開呢,但上升的幅度還不小。
比如【面筐強投】能力值,他還記得最開始的時候是19點。
如今已經升到25點了,提升幅度6個點。
平時訓練,李良并沒有刻意去練對抗下的強行出手。
這應該是身體素質不斷提升,對抗能力加強后,強投能力也相應的提高了。
還有【強投三分】這個維度,最開始只有可憐的1點,后來做了一個任務,加上身體素質提升,已經漲到20點了。
這對李良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畢竟純粹的三分空位出手還是少數,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干擾。
強投三分的能力值越高,投三分時的抗干擾能力就越強。
本來晚上李良是想完成【內線基本防守】的任務,把老鄧頭的首秀給毀掉的。
但他想,后天打勇士,前天因為自己那番話,不少人嗶嗶自己撞新秀墻。
這他能忍?
撞墻怎么了,我直接把這墻撞通不就完了么。
左思右想,李良決定先放過老鄧頭,進入【強投三分】的任務瞅一眼,給自己的進攻加加分。
于是,李良點進了【強投三分】的任務:
【任務,手槍的遺愿,時間:1980年4月27日,地點:美國波士頓花園球館,對陣:費城76人VS波士頓凱爾特人,任務要求:替代皮特-馬拉維奇登場,用三分球幫助凱爾特人逆襲,任務獎勵:強投三分能力值+15,抵抗干擾能力+5,關鍵時刻能力+5,任務難度:明星級】
李良一看這任務嚇一跳,之前40點以下的能力提升任務都是新秀級,40-60是普通級,60以上才是明星級。
怎么這才20點就已經明星級了?能力值加15點?
而且,TM的怎么又是凱爾特人的任務?
我是個湖人啊!勢不兩立的湖人啊!
算了,來不及細想了,先進任務再說吧。
耳邊一下子嘈雜起來,沒錯了,是波士頓花園廣場。
從60年代到80年代,這里還是那么的吵。
20年過去,球迷素質一點長進都沒有,公共場合大聲喧嘩。
場地還是那么破爛,地板也不修修換換,坐在場邊能看到拼木邊微微翹起來了!
李良坐在板凳上,身背44號球衣,腿上綁著厚厚的護膝。
他這是替代馬拉維奇坐在了凱爾特人的替補席上。
這是1980年NBA季后賽東部第二輪的第五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