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算是明白這任務為什么調到普通級了。
遏制鄧肯到10分以下還好,可要帶著這只掘金贏球,真是男上加男。
李良給自己抹了把汗,這四大天王最后一個**oss的確不好打。
克里斯-韋伯是厲害,可那場任務的隊友是奧拉朱旺和索普。
凱文-加內特的任務要求高,但加內特年紀小,球隊弱。
諾維斯基的任務中規中矩,加把勁就能夠完成。
這鄧肯的任務,是神對手,豬隊友,這怎么玩。
剛想著,雙方球員來到賽場,比賽就要開始了。
李良看了眼鄧肯,1998年的鄧肯比12-13賽季的看上去要整整大上一圈。
這肩膀結實滾圓,肩寬體闊,渾身上下都給人感覺充滿了力量。
這一年的鄧肯21歲,各項基本技術都精通,膝蓋還沒有大傷,體力槽滿值。
要說不足,也就是NBA經驗不夠,這或許是李良可以利用一下的地方。
但在鄧肯的旁邊,還站著個更高更黑更壯的——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
受傷報銷一個賽季,羅賓遜歸來,和鄧肯組成了雙塔。
李良咽了下口水,雙塔……老子是小前鋒啊,為什么要來做這種任務?
……
29號、30號兩天,李良都陷在了這個任務里。
打了好幾場,結果任務一直完不成。
尼瑪,真打不過啊!
要么是無法遏制鄧肯的得分到10分以下,要么就是掘金輸給了馬刺,要么就是兩者兼具。
從個人實力上來說,李良想防住新秀鄧肯實在太難了。
賽季場均21分的頂級大前鋒,身高、臂展、力量、技術樣樣都比他強,他拿什么防?
別看鄧肯是新秀,首秀的時候一點不怯場。
要是里面站個奧拉朱旺、本-華萊士什么的,還能幫幫忙。
可和李良搭檔的內線是誰?迪安-加勒特,你認識?我都不認識。
他在1988年第二輪被太陽隊選中,但沒有和太陽簽約,然后在海外、低級聯賽混了快10年,才被明尼蘇達森林狼簽下。
你看,這還是個森林狼出品。森林狼出品,基本廢品。
之后他來到掘金,實力和經驗還是有一點的,但和鄧肯比就差太遠了。
幾次任務賽,進攻端不說了,不是8中1就是7中0,還挨了好幾個帽。
防守端協防跟不上,蓋帽蓋不了,后場籃板保護不住。
尤其是這后場籃板保護不好,讓李良很抓狂。
他一對一防鄧肯,好容易能防下來一個,籃板球丟了。
球再傳到鄧肯手上,他那大長胳膊手一舉,球就進了。
掘金這場,一輸在籃板球,二輸在內線進攻太差。
都不到45%的命中率,對面馬刺55%往上,差10個百分點,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