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球員整個賽季或多或少都處在一種焦慮中。
這是很自然的,他們不是年輕的挑戰者了,他們是臨時集結起來,為了冠軍奮力一搏的老男孩。
從賽季一開始,他們就承受很大壓力。
因為這樣的陣容組合,不奪冠就是失敗。
甚至常規賽輸掉一場比賽,他們都會遭到很多批評和質疑。
所以到了季后賽,終于開始走向自己的目的地,第一輪前兩場其實打得很順,但他們還是會覺得自己打得不好。
就像對有些球迷來說,自己的球隊不大勝就像輸了。
一節沒打好,一個賽季就完了。
一個球沒打好,一個球員就完了。
就連科比這種身經百戰,經歷過不知道多少波折的球員,心態都免不了焦躁。
特別是前兩場他發揮一般,以他的性格,自然是對自己吹毛求疵。
他們的目標不是火箭,是馬刺、雷霆,是熱火。
霍華德更不用說了,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到現在都沒能完全調整過來。
進攻端他已經變成了第四選擇,排在科比、納什還有李良之后。
甚至替補的加索爾在戰術上的單打機會都比他多。
個人榮譽上,MVP,最佳防守球員這樣的硬榮譽是別想了,唯一拿得出的就是繼續蟬聯籃板王。
他如今唯一的念想就是總冠軍,什么低位之王,洛杉磯頭牌,打住。
球衣銷量都落到李良后面了。
所以,對于總冠軍,霍華德特別渴求。
邁克-布朗讓他做啥他都樂意,讓他去投三分,他都會咬著牙扔的。
至于納什,常規賽枸杞喝的香,前兩場出手數直接破常規賽記錄。
38歲的他,憋了一個常規賽,等的就是季后賽啊。
所以,全隊都處在一種很苛刻的狀態。
特別第二場,贏的還挺曲折的,就感覺這實力后面打強隊能贏嗎?
唯一沒有這種問題的人,就是李良了。
他有個屁的心理問題。
至于在替補席上和布朗說球隊進攻需要想轍,要進步,他就這么一說。
就他那嘴,在替補席上能閑的住嗎?
布朗他還就真上心了,覺得要改改。
他忘記了,系列賽,實力占優的一方永遠要以不變應萬變,以我為主。
絕對不要明明優勢,覺得優勢不夠大,我要改變一下。
結果一改把自己給改崩了。
這樣作死的行為,在NBA歷史上并不是沒有。
李良不希望湖人做這樣的球隊,從季前賽球隊要打普林斯頓開始,李良就知道,所謂團隊籃球,對湖人來說就是個錯誤。
要巨星,就巨星到底。
如果想轉團隊,沒有兩到三個賽季的磨合改變,是不可能成功的。
哪怕科比在賽季后半段開啟三雙模式,到了季后賽,他還是那個鐵科。
只有球星們的能力最大化,湖人才有奪冠希望。
李良離開會議室后回到自己的房間,輕輕嘆了口氣,心想老子真是為球隊操碎了心,付出了太多。
湖人只給自己五十萬,真是太便宜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