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隊之前叫布法羅勇敢者,在搬到圣地亞哥后,因為這里是加州有名的海濱度假地,在這里的海灣中,常年停泊著大量游艇,所以被命名為快船。
1981年,在斯特林買下快船隊以后,將球隊遷到了洛杉磯。
不過這并沒有給快船帶來什么好運氣。
相反,快船隊反而決定到圣地亞哥來進行訓練,希望沾一沾曾經的主場城市的福氣。
圣地亞哥大學位于圣地亞哥市的西北片區,靠近圣地亞哥海洋公園。
學校里有一個大型的體育中心,從高空看去,這個體育中心的形狀好像一架后掠翼的飛機。
體育中心外還有一個大型的游泳池,四片網球場,一片大足球場。
在這里,快船球員可以進行更加全面豐富的訓練,為新賽季做好準備。
抵達以后,球員們換好衣服,在場上開始了熱身。
這不僅是李良來到快船的第一次訓練,也是主教練里弗斯來到新球隊的第一堂訓練課。
相比李良滿嘴總冠軍,第一天就和保羅斗嘴,里弗斯的心情要緊張很多。
一路上他都沉默不語,要知道他平日里話還是很多的。
作為一名球員型教練,里弗斯在聯盟一向以“球員型教練”而著稱。
所謂球員型教練,就是在球隊中執教,能和球員打成一片,獲得球員們的尊重和愛戴。
于球員型教練相對的,是管理型教練,這類教練更像球員們的管理者。
當然,NBA一些偉大的教練,都是兩者兼具的。
里弗斯自己是球員出身,要說戰術,他沒有什么特別高的造詣。
但在捏合球員,獲得球員愛戴,凝聚球隊的信心上,里弗斯是一把好手。
08年帶領凱爾特人拿到總冠軍是他的生涯代表作。
這也是吸引保羅,希望球隊一定要得到里弗斯的原因之一。
早在六月份,保羅就和里弗斯聯絡,希望他能來快船。
里弗斯很是動心,因為凱爾特人即將進入重建期,里弗斯不想陪著凱爾特人重建。
而快船無疑是他大展拳腳的好地方。
這里沒有厚重的歷史,沒有強勢的管理層,來了以后他將會擁有更大的權力。
更關鍵的是,快船的陣容很不錯,有很大的潛力。
里弗斯的到來,正好可以給快船來一次升級。
所以,里弗斯來之前是信心滿滿,結果沒想到李良突然加盟。
李良加盟當然是好事,當初在凱爾特人的時候,里弗斯就很眼饞李良,覺得這小子實在是太有用了。
結果總決賽一通操作,把里弗斯下巴都驚掉了。
然后他來了快船,里弗斯先是驚喜萬分,隨后又陷入了煩惱中。
本來,里弗斯是想好了,快船完全按照保羅為核心來打造球隊戰術。
這是任何一個腦子正常的教練都會這樣做的。
但李良加入,整個夏天里弗斯都在猶疑,要給李良什么樣的戰術地位呢?
按照常理,保羅繼續做核心,李良做二當家,這是顯而易見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