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的最后四分鐘,鮑勃-李良和隊友們重新回到了球場。
花園球館的地板還是那樣,有些地方崎嶇不平。
1974年的NBA還窮的很,不可能每場比賽都重新鋪設地板。
這里的地板很多都是從十多年前就開始使用,一直用,用個十幾二十年。
邊線發球,蘭迪-史密斯接球,喬喬-懷特立刻貼了上去。
今晚史密斯的狀態很好,投籃命中率相當高。
懷特上對抗,沒有人過來掩護,在那個時代,擋拆掩護是很少使用的戰術。
球員都四散展開,李良站在腰位,戴夫-考恩斯從身后緊緊貼著李良,他像個牛皮糖一樣。
史密斯把球傳向了李良,這球傳的稍微有些輕,球速慢了一點。
考恩斯反應很快,判斷出這去傳的不好,立刻繞前上搶!
然而李良反應也很快,先行跨出一步把球接住,然后拿球迅速一個轉身運球切入籃下。
面對協防過來的保羅-西拉斯,李良直接一個急停打板跳投出手,命中兩分!
這是李良從薩姆-瓊斯那里學來的,但同時也是麥卡杜的招牌進攻手段。
麥卡杜應該身體不夠強壯,所以很多籃下的終結也都是靠投籃。
他對自己的投籃無比自信,是NBA歷史上最好的內線投手之一。
考恩斯這球太冒險了,給了李良機會。
而李良在防守端沒有冒險,他穩定情緒,在三秒區開始鎮定自若的指揮。
這個年代是沒有防守三秒的,所以李良可以在籃下自由的穿梭,不停的用喊叫提醒隊友防守。
勇敢者的球員都很詫異,因為鮑勃-麥卡杜平日里防守稀松,球隊的主要防守指揮人是海德。
但這個時候有人指揮,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提升,關鍵李良不是瞎指揮。
凱爾特人那簡單的進攻套路已經被他看破,當哈弗里切克借助考恩斯的掩護,考恩斯內切,而唐-尼爾森在右側埋伏的時候,李良猜測出了凱爾特人的幾個后手。
傳球給考恩斯,哈弗里切克自己運球到中路投籃,或者傳球給右側的尼爾森。
李良朝著籃下一指,要求海德去補防考恩斯,他自己則跟著哈弗里切克到了中路。
“盯住尼爾森!”
李良吼了一聲,要求隊友不要過來收縮協防,他自己能搞定。
尼爾森想跑出空位,結果李良一吼給吼沒了。
而哈弗里切克在中路遭到了李良的強圍,死球了。
哈弗里切克完全被罩住,他無法出手,懷特過來接應,哈弗里切克把球傳向懷特。
但這球傳的不好,李良一個探步殺出,把球給抄截了下來!
接著,李良一條龍運球直殺籃下,懷特只能目送李良單手扣籃得手!
凱爾特人只能叫暫停,李良朝著花園球館的觀眾們揮拳,引來一片噓聲。
暫停中,李良不忘在觀眾席上搜尋奧爾巴赫的身影,找到他以后,對罵一通能加不少憤怒值呢。
李良的心情徹底放松了下來,因為連續對抗所帶來的那一點恐懼消失的干干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