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芬拿到了17分,6次助攻,得分和助攻數都是全場最高。
原來當一個進攻核心,掌控比賽的感覺是這么的好。
到了第三節,格里芬繼續保持良好的狀態。
低位、中距離,接球后的強沖籃下,得分不斷上漲。
快船始終壓制著凱爾特人,凱爾特人雖然拼命反抗,大喊“我為NBA立過功,我的歷史最悠久!”
結果并沒有什么卵用,他們在進攻端的發揮其實還是可以,就是沒有辦法形成有效的攻勢,將局面翻轉過來。
同時防守端,李良-格里芬擋拆的問題始終無法破解。
怎么可能半場比賽就讓你給破解了呢?
同時,克勞福德今晚的狀態很好,當李良和格里芬不太靈光的時候,克勞福德總是能站出來,用他不講道理的單打,給凱爾特人以打擊。
李良在賽季初始的時候,總因為克勞福德羸弱的防守,和進攻中的“獨“而對他頗有詬病。
隨著賽季的深入,李良逐漸認識到,一個擁有寶貴持球進攻能力的球員在NBA是多么重要。
在世界上對抗性最強的籃球聯盟,很多在大學、高中時期,可以手中持球玩轉整場的天才球員,到這里就只能做個球不沾手的工兵。
戰術不是每次都會奏效,個人能力非常重要。
當你打不開,感覺不好,對方防守太強的時候,一個能靠自己的李良把球整進去的隊友,真的相當重要。
李良和克勞福德之間的關系也是越來越好。
反正防守端李良會盡力給克勞福德擦屁股,進攻端克勞福德就負責接鍋。
當李良自己持球感覺搞不定的時候,就甩鍋給克勞福德讓他投。
這不和詹姆斯一樣了啊?
在離開科比以后,李良似乎在逐漸詹化。
其實只是因為最近他想打的合理一點而已。
和馬刺那場球不僅沒有讓李良沖昏頭腦,想著要做逆轉英雄,反而讓他找到了做領袖的感覺。
“什么叫領袖?領著大伙一起秀,才叫領袖!”
這就是李良對領袖的感悟,別說,還挺有道理。
快船的進攻打得并不是特別流暢,李良的組織總讓人感覺有點“硬”。
傳球不巧妙,沒有什么讓人拍案叫絕的好球。
可就是這種“硬”,讓凱爾特人毫無辦法。
這是實力上的差距,并且你讓對手抓住了你防守端的痛腳。
沒有優秀的護筐,這點是目前凱爾特人最大的問題。
無論你能給外線多大壓力,哪怕強如熱火,壓迫性夠強了吧,內線護筐不行,一樣會被打穿。
而且往往會顧此失彼,因為內線穿了,外線的球員進去填窟窿,結果外線跟著也穿了。
格里芬就是這個撞出窟窿的鐵球,打到第四節,他已經砍下了30分。
當他持球強沖籃下的時候,不論是亨弗里斯還是巴斯都沒有辦法阻擋他。
犯規也沒有用,格里芬今晚罰球狀態很好。
而把格里芬這個鐵球退出去的,卻是李良這根桿子。
整場比賽,史蒂文斯嘗試用杰夫-格林、布拉德利,杰拉德-華萊士等多人去防守李良,當并沒有什么效果。
李良打得很謹慎,他的三分很精準,但輕易不出手,出手就要命。
他今晚打得一點都不浪,簡直穩如老狗。
里弗斯還有邁克-布朗幾個教練,甚至從李良的傳球上,看出了基德的影子。
幸好他的投籃不像基德。
比賽結束時,快船110:98,12分的優勢在主場比較輕松的戰勝了凱爾特人隊。
凱爾特人雖然幾名球員的發揮都不錯,而且已經貫徹了主教練的戰術意圖。
奈何真的是技不如人,防不住格里芬這個點。
而李良全場20分7個助攻,感覺又是平平無奇。
但史蒂文斯在比賽結束后,主動上前和李良擁抱握手致意。
“你是今晚的最佳球員。”史蒂文斯對李良道。
作為NBA最年輕的主帥之一,史蒂文斯有著不輸于李良的顏值。
李良則回應道:“不,我是今晚的最佳教練。”
說著看了看自家替補席,里弗斯、布朗,盧……這仨顏值加一起,不夠史蒂文斯一個人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