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統中和科比單挑的時候,李良認真研究過其他球員打科比一對一的錄像。
在當年所有鋒衛線上,一對一打科比最好的人,就是麥迪。
而麥迪對付科比最優質的進攻手段就是突一步后的急停中距離跳投。
科比自己也說過,麥迪是他遇到過最難防守對位的球員。
李良在系統中也是總結出來,和科比對決千萬不能和他陷入纏斗。
必須要速戰速決,利用身高、臂展的優勢,找尋到空間后立刻出手,解決戰斗。
李良今晚的跳投手感很不錯,他的急停跳投和阿蘭-休斯頓磨練過后,又有了進步。
在投進兩個中距離重新確立優勢后,湖人卻陷入了進攻低潮。
其實湖人陷入進攻低潮的原因一般比較簡單,就是科比開始打鐵了。
科比可以用自己的進攻帶動全隊,也能用自己的打鐵帶動對手。
打鐵是任何一個球員都不可避免的,但能像科比這樣打得極具藝術性,打得隊友措手不及,打得對手正中下懷的,那是真的不多。
比如科比不傳球,自己一個人一打三強行出手,這種打鐵隊友完全沒有跑開,對手的防守陣型也沒有被牽扯,結果往往就是搶不到前場籃板,同時對手以逸待勞,拿球就直接發動反擊。
這還是不是關鍵,搶前場籃板本來就是小概率事件,打鐵被打反擊也很正常。
但很多球員打個兩三次不中,就開始多傳球了,讓自己的手感養一養,或者換一種進攻方法。
科比不,他對自己的手感極度自信,經常要投到覺得自己一定能進為止。
前面鐵多少我不管,下一個我一定會進。
就是本著這種精神,科比曾經單節九連鐵,單節僅靠罰球拿一分,人稱鋼九連。
他也曾經在兩場比賽中,上一場和下一場銜接起來,連續鐵了20個。
這就是所謂的跨界打鐵王。
今晚科比的手感其實很不錯,上半場22分,下半場打到第四節的時候,已經拿到37分了。
是他本賽季復出以后的單場最高分,如果繼續打下去,是可以破40分的。
結果,科比在接下來五個進攻回合中,連續五次出手全部沒有命中!
有一球三分線外李良都沒有防,腳步跟晚了,結果科比三分出手沒有命中。
科比顯得極其沮喪,因為快船隨后一個反擊,格里芬接克勞福德傳球扣籃得手。
比分變成了103:120,湖人落后17分了。
距離比賽結束還有三分鐘,湖人隊已經宣告投降了。
李良本來還想著最后時刻和科比來一波騎士決斗,用自己的實力擊敗對手呢。
沒想到老科直接自爆,一波打鐵送湖人輸球。
這打鐵爆發力的確非常驚人。
科比的得分就定格在了37分,距離40分只差一個三分球。
而湖人本場比賽只投進3個三分,加索爾一個,納什一個,尼克楊一樣。
相反,快船三分球21投8中,李良一人命中5個三分球,率領快船125:105,20分的優勢在主場大勝湖人。
在洛杉磯德比中,取得了2:0的領先優勢。
比賽結束的瞬間,科比和李良握手擁抱,拍了拍李良的肩膀。
“祝你好運,下次我會贏的。”科比道,他還是那么倔強,哪怕快35歲了。
他最糟糕的打鐵記錄,其實都是在2011年之后產生的。
“祝你好運,我已經贏球了。”李良道,當下是屬于他的。
NBA快要是他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