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說實話也就是口嗨而已,怎么毀NBA?
他哪兒知道啊。
難不成和斯特恩同歸于盡?
那NBA也不是斯特恩或者任何總裁的NBA啊。
NBA總裁說白了就是30只球隊的管家而已,總裁就是管家頭子,有管理權但沒有所有權。
真正的背后主人是三十只球隊的老板。
這點美國和中國就不太一樣,在中國臺面上的領導往往就是最終大領導。
而美國臺面上的往往只是個白手套,真正的大鱷總是隱藏在水下。
這也是美國佬高明的地方。
李良說白了也就是一個打工的,比較牛逼的打工仔而已,老板們的賺錢工具。
甭管鮑爾默多么喜歡李良,是李良的球迷,聽李良的話,老板還是老板,打工的還是打工的。
到這個時候,李良才對當年老爹甘國慶和自己說的話有了更深一些的理解。
他不希望李良去NBA打球,就是因為不想他只做一個打工仔,因為他明明可以做一個老板的。
當然,人生不是只有做老板才叫人生,生活一定程度上都是公平的,生老病死誰都躲不過。
對于李良來說,毀滅NBA更多像是一個玩笑。
當時一時意氣說出來,過去也就過去了。
從系統里出來,李良陷入了深深的睡眠中。
但有多少真相,是通過玩笑的方式講出來的呢?
……
第二天,球隊休息,李良找到魏大至,從他那里獲得了一些關于厄爾-門羅的資料。
魏大至現在全程跟隨快船,報道球隊比賽,這個家伙算得上NBA歷史百科全書,幾乎沒有他不懂的。
從他那里,李良大致了解了一下門羅。
原來門羅當年因為嫌棄工資太低,要求子彈隊給自己加薪。
子彈隊老板不肯,于是要把門羅交易去尼克斯,因為只有尼克斯可以負擔的起轉會費。(當時NBA是有轉會費制度的。)
尼克斯當時是子彈隊的死敵,門羅一旦被交易去那里,估計要兩頭挨罵。
于是門羅服軟,沒想到最后還是被老板玻林強行送去了尼克斯。
后來尼克斯在季后賽一連干了子彈五次,把華盛頓人打得狗血淋頭,罵聲一片。
不過最后,華盛頓人在1978年拿到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總冠軍,可以對門羅驕傲的昂起頭了。
其實門羅并沒有做錯什么,作為一個員工他只是想多要點錢而已。
70年代,美國種族歧視還是很嚴重,NBA的工資也沒有高到現在這個地步。
作為一個黑人球員,門羅必須為自己老了以后的生活考慮。
但當時的球迷沒有這么想,球隊更是把控著體育界的輿論走向,球員離開,永遠都是球員挨罵,球隊屁事沒有。
一直到了幾十年后,玻林去世,雙方才冰釋前嫌。
子彈隊已經變成了奇才隊,然后隨便挑了個日子給門羅退役球衣。
退役當天,球館只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門羅從板凳上站起朝著觀眾們揮手致意,并沒有得到什么回應。
一個曾經的城市英雄,球迷們所喜愛的黑珍珠,最后就是這個被遺忘的結果。
李良從魏大至嘴里聽到門羅的故事,心中有些感嘆。
無情的時間,太多的東西會讓人遺忘,就連遺忘他人的人群本身,也是會被遺忘的。
但有些事,李良不會忘。
“大至,我問你,說我操縱快船交易,給鮑爾默打電話的事,是不是你捅出去的?”
前幾天在利文斯頓的交易后,傳出流言說李良操縱球隊的交易。
李良當時就懷疑,這種事,除了魏大至,還有誰能編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