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本次投籃之星比賽就有三對父子了。
比賽很快就要開始了,首先上場的是庫里父子隊。
第一個點是右側45度點,最簡單的點,由女隊友負責。
和庫里同隊的女球員是貝基-哈蒙,在紐約和圣安東尼奧效力過。
第一個點可以說非常簡單,一般打過籃球的人過來,一投命中的概率非常高。
這要是投不進,丟人就丟大發了。
哈蒙輕松的打板入筐。
然后第二個點是弧頂,稍微有了點難道,但戴爾-庫里也是一投命中,不需要第二下。
第三個點是左側45度,稍微有了點難度。
庫里出手四次,才命中了這記三分球。
看得出來,到了比賽場上,甭管什么比賽,都是會有一點緊張影響感覺的。
最后一個點就是中場線了,這其實是最左右勝負的一個點。
如果這個點時間短,那基本上就贏了。
否則前面幾個點哪怕都一擊命中,在第四個點上消耗太多時間,一切就都泡湯。
中場出手命中真的沒有那么簡單。
庫里父子加上哈蒙輪番嘗試,一直到1分05秒,投了十幾個,才由哈蒙命中了這個中場投籃!
李良在場邊看著,心想還是挺刺激的,前面不管多快,最后這一些至關重要。
而且不一定就是三分最強的這個人投中。
1分05秒,這個成績不是特別的理想。
庫里在結束后輕輕搖了搖頭,看到場邊李良準備登場,心想這下完蛋了。
庫里還參加了本次三分大賽,他是希望能在三分大賽中擊敗李良的,哪知道李良這次不參加了。
就算NBA官方邀請李良參加,李良都不參加,今年沒興趣,我的目標是扣籃大賽。
什么時候能參加扣籃大賽了,再兩個比賽一起參加。
至于投籃之星,總要參加一個項目玩玩吧?
和李良一隊的除了卡爾-馬龍,還有斯凱勒-迪金斯,一位曾經上過體育畫報泳裝版的女球員!
不過李良對她沒有太大興趣,因為朱姝在場邊看球呢。
李良可是正經人。
第一個點,斯凱勒-迪金斯同樣輕松命中,第二個點中距離,馬龍卻有點不行了。
第一投不中,第二投還是不中,直到第三次出手,馬龍才命中中距離。
這一看就是沒有天賦的射手,投籃各項能力值永遠達不到90分。
當年他就是靠超大量的訓練來維持肌肉記憶,使得自己擁有了精準的中距離投籃。
一旦退役,沒有了大量訓練的支撐,命中率下滑的就很快了。
一看出手的感覺就知道,不像戴爾-庫里這種投手那么柔和。
不過能進就好,到李良這個點,李良第一球也沒進。
他調試了一下手感,第二球就命中了!
還剩最后一個點,中場線。
斯凱勒-迪金斯第一個嘗試。
其實女球員投中場投籃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們的推球投籃法,很適合這種超遠距離投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