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常規賽,里弗斯認為球員在自己不熟悉的時間段登場,不僅影響狀態,還可能有受傷的風險。
這TM什么狗屁理論,李良會受傷?
但里弗斯出于謹慎考慮,他覺得這場比賽能贏就贏,贏不了就算了,不想冒任何風險。
李良歇著就讓他歇著吧。
里弗斯畢竟不是邁克-布朗啊,沒有那么的聽話,自己的想法比較多。
李良只好坐回板凳,重新穿上外套,別凍著。
結果第二節開始后,雷霆繼續保持對快船的壓制。
但是杜蘭特今晚的發揮不好,投籃手感不佳,外線幾次空位的好機會都沒有把握住。
不知道是不是看李良在場下坐著,杜蘭特覺得沒有挑戰性?
李良還是在正常的時間段登場,上場之后三分球兩投不中,手感全丟了。
但防守的感覺是不會丟的,李良上場后快船立刻開始追分。
本來落后14分的他們,一路緊趕慢趕,在中場結束前,把分差縮小到了3分,56:59,上半場比賽結束。
雷霆今晚的進攻狀態一般,起伏比較大。
都是一上來沖的很兇,咣咣連進好幾個,然后就鐵了起來。
雷霆畢竟在進攻上依賴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的個人狀態,一旦某一個人的狀態一般,進攻就會滑落一個檔次。
像這樣的球隊,囤積的球星肯定是越多越好,越多越保險啊。
可雷管偏偏把哈登給送走了……哎,真是腦子被森林狼管理層給劫持了。
到了下半場,杜蘭特的狀態有所恢復,又是開場命中中距離,然后一個大回環造成李良的犯規。
李良都無語了,裁判你至于嗎?
李良感覺到,自從上次在蕭華上任后開新聞發布會披露NBA歧視華人后,裁判對李良的哨子越來越嚴格了。
以前還和他講道理,現在道理還是講,但吹罰都變得不是很有利。
像這種開頭就被吹犯規,對李良這種防守為根基的球員來說還是很傷的。
其實布魯克斯是抓到了快船陣容配置上的一個弱點,加上有裁判幫忙,自然給李良和快船造成了麻煩。
布魯克斯發現,李良在快船隊內既是進攻核心,同時在防守端卻又承擔急先鋒的任務。
這種任務分配其實是很不合理的——當然,這要怪邁克-布朗,他要凸顯李良的核心地位啊!
一般來說,球隊的進攻組織核心,在防守端相應要承受的防守壓力肯定要小一些。
哪怕是進攻、防守雙能的球員,為了保證進攻端留有余力,不陷入犯規困擾,也會分配防守任務讓其他人進行分擔。
比如08年之前馬刺隊的鄧肯,早先有羅賓遜,后期馬刺一定會給鄧肯配一個苦力中鋒做肉盾。
再比如科比,當年和奧尼爾一個球隊的時候,他是進攻端二把手,所以防守端他可以拼盡全力做瘋狗,到了08年以后,湖人在后衛線上就囤積武賈西奇、香農-布朗、喬丹-法瑪爾這樣的撕咬型小后衛來分擔替代科比的防守責任。
畢竟,進攻還是最重要的,防守端如果被消耗掉太多精力,或者陷入犯規困擾,對球隊的整體影響非常不利。
所以,邁克-布朗當初提巴恩斯上首發,有這方面的考量。
但問題是,巴恩斯的確可以分擔一部分,但李良在防守中的擔子還是太重了。
每一次打擁有強力前鋒的球隊,李良都是沖在前面硬剛。
小前鋒他能防,大前鋒他一樣可以頂。
杜蘭特、蘭多夫、詹姆斯、科比、哈登,這些其他球隊的進攻箭頭人物,李良都要一對一去和他們交鋒。
從李良的年齡、資歷來說,這沒有問題,二年級的年輕人嘛,正是有活力的時候,你不去堵搶眼誰去堵呢?
像馬刺倫納德,步行者喬治,都是這樣走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