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格里芬本賽季的內線攻堅能力得到了很大進步,打法非常硬朗,在季后賽高強度的防守下一樣可以穩定輸出。
快船在第一節開局不利的情況下,依靠防守和格里芬的內線強攻,一點點的將分數追了回來。
到了第二節開始,雙方第二陣容過度,格里芬繼續攻擊著獨行俠老化、脆弱的內線,迫使卡萊爾不得不對格里芬展開包夾。
這一包夾不要緊,外線克勞福德和科里森連中三分,快船隱隱有拉開比分的架勢。
卡萊爾見勢不妙立刻叫暫停,將主力陣容重新替換上場。
此時,諾維斯基在第二節中段有一段時間不在場,利用這個獨行俠進攻體系羸弱的時間段,快船在第二節發動了最為兇猛的反撲。
李良在這個時間段登場,外線連中兩個三分,迫使獨行俠改變防守重心。
結果,保羅跟著也開了,卡爾德隆的防守在保羅面前被視若無物,快船一舉在第二節拉開了比分。
可是回到主場的獨行俠顯然不是這么好對付的。
第三節,老卡特站了出來,進攻中連中三分,拉近了比分。
接著,獨行俠打出了非常高效的擋拆配合——蒙塔-艾利斯和諾維斯基的高位擋拆開始發揮威力。
前兩場比賽,第一場李良大爆發,沒有給獨行俠發揮的機會。
第二場防守大戰,李良很好的遏制了諾維斯基在獨行俠戰術體系中的作用。
到了第三場,卡萊爾感覺情況不妙,下半場大膽棄用了卡爾德隆,多用卡特和哈里斯這兩位老將,同時讓蒙塔-艾利斯主控,和諾維斯基一起從高位發起進攻。
諾維斯基的高位擋拆絕對是歷史級的強,蒙塔-艾利斯在第三節連續沖擊快船內線,而諾維斯基也是中距離連連得手。
諾維斯基這場打得很巧,減少了觸球次數,在高位擋拆中更多充當輔助的角色——過去他都是主攻角色。
主攻的擔子給到了蒙塔-艾利斯的肩上,艾利斯控球的話,攻擊性就要比卡爾德隆強多了。
而且在達拉斯主場,裁判的哨子還是稍微偏向一些主隊的,艾利斯在第三節多次獲得罰球機會,幫助主隊一分一分的往回追。
而且卡萊爾在防守上還做出了一個很大膽的調整,就是不再讓馬里昂主防李良,反而讓布萊爾去防守李良。
這個改變竟然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并不是因為布萊爾防守李良更好,而是因為用布萊爾防好像也不會變的更差了!
這樣,馬里昂就能空出來去對付保羅。
獨行俠這邊一直找不到對位保羅的球員,以至于保羅在前兩場的發揮穩的可怕。
馬里昂對保羅,李良就隨他去,你要是再像第一場那樣爆發把我投死,我們也就扔了!
李良在第三節打得一般,第三節結束時,他三分球6投2中,只拿到11分。
防守端被艾利斯沖了兩次犯規,同時獨行俠更為靈活的擋拆策略,讓李良的防守沒有了第二場的那種統治力。
到底第四節開始時,當卡特在外線接諾維斯基傳球命中一記三分時,獨行俠以89:88,成功反超了快船隊!
以老將為主的獨行俠隊,在下半場展現出了驚人的韌勁。
在快船沒有出現重大失誤的情況下,靠著策略的調整和球員發揮,硬生生扭轉了戰局。
從這點上來看,里弗斯的調整有些慢。
在卡萊爾下半場已經做出明顯對位更替的情況下,里弗斯沒敢大膽啟用替補席上的奧多姆和格蘭杰,而是繼續重用克勞福德,導致快船進攻效率下滑,防守中丟了兩次關鍵的后場籃板。
在卡特投中反超的三分球后,里弗斯才喊了一個暫停。
李良在第三節打的時間有些太長了,而且他接不到球。
獨行俠讓布萊爾對位李良,其他防守人則是全力切割李良和隊友的聯系。
李良的持球能力終究還是不足,他在進攻中是很需要隊友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