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第一攻,由保羅發起。
他在反復的擋拆后,運球突入內線,拋投沒有命中。
緊跟著開拓者反擊,巴圖姆的上籃也遭到干擾沒有命中。
李良拿到后場籃板后立刻也發動反擊,并且面對馬修斯的防守,側翼的一個急停跳投命中兩分,還造成了馬修斯的防守犯規。
要加罰!
馬修斯在第一輪面對哈登的防守可以說大放異彩。
他用緊貼式的防守,無休止的騷擾和高強度的身體對抗,讓常規賽兩分命中率45%的哈登驟降到了37%,三分命中率更是下滑到了29%。
作為對比,李良在首輪的兩分球命中率是46%,三分命中率更是維持在了44%的高水準。
當然,這和快船更好的后場配置有關,但也說明馬修斯的防守的確很有效果。
只不過到了半決賽,馬修斯想用對付哈登的辦法對付李良,可就不奏效了。
別的不說,李良首先在身高上就占據了絕對優勢,比哈登高了10公分。
所以馬修斯再想用什么下盤招數,要考慮一下李良的臂展和出手點了。
當然,對付李良,開拓者主要還是使用巴圖姆。
但巴圖姆也要面臨一個問題——他在進攻中將遭到李良的看防。
李良的防守在聯盟還是很出名的,出了名了狡猾,奸詐,“欺軟怕硬”。
何謂欺軟怕硬?
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超級攻擊手,諸如安東尼、杜蘭特這種,李良多半拿你沒太多辦法。
有辦法那也是歪門邪道整起來。
但如果你不是什么超級攻擊手,只是個普通的進攻球員,那對不起,李良一定會欺負你的。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李良的防守很扎實,非常扎實。
他是從系統的各種任務和訓練中,一步步肉眼可見的練出來的。
除非你有超越這種扎實防守能力的技術和天賦,那你想在李良頭上爆發,那真的太難太難了。
像布魯爾這種球員想在李良頭上拿51分,那是不可能的,15分頂天了。
巴圖姆也是一樣,他在開拓者也算一個重要的3D球員,可是每次碰上李良都會吃癟。
剛剛第一球就是籃下被干擾,差點挨帽。
之后李良發球命中,開拓者第二次進攻,巴圖姆就不敢自己主攻了。
把球交給阿爾德里奇,低位的進攻也沒中。
反過來,格里芬卻依靠前場籃板打進一球,開局5:0。
快船今晚的狀態很不錯。
其實何止不錯,第一節打了五分鐘,快船打了開拓者一個10:0。
開拓者整整五分鐘的時間沒有得分。
而快船這邊,如果不是李良手感沒有開,絕對不會只是一個10:0的。
快船球員還有些納悶,怎么感覺開拓者好像還沒有獨行俠強啊?
兩隊在人員架構上有些類似,進攻戰術風格也很雷同,因為當年斯托茨就是在獨行俠做的助理教練,幫助球隊2011年拿到的總冠軍。
但開拓者在幾點上和獨行俠有區別。
首先一個就是防守上的經驗,開拓者球員終究還是年輕一些,防守和比賽經驗沒有獨行俠那么老到。
利拉德賽前牛皮吹的震天響,結果比賽一開打就有點懵,被保羅防的是3投0中。
其次開拓者的首發更年輕更均衡,但替補不如獨行俠。
弱隊想要下克上強隊,替補是一定要超水平發揮,提供關鍵助力的。
結果,10:0之后,斯托茨換上第二陣容,想要改善一下進攻狀況。
好嘛,結果快船這邊格里芬下場了,李良換到大前鋒的位置,他的手感一下就開了。
暫停后,先是防守端和保羅一起包夾利拉德,迫使利拉德失誤。
接著反擊中接保羅傳球,弧頂三分出手命中,13:0。
開拓者球員這下子才知道,這是西部半決賽,對手是聯盟第一個的快船。
李良進球后學科比把手在胸口擦了擦,對擦肩而過的利拉德道:“好好享受,時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