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奇坐在場邊又忍不住搖頭。
這布魯斯-李怎么感覺什么都要學會了?
他比萊昂納德晚一年進聯盟,年齡還要大一些,結果學東西是真的快。
**維奇心中又有些后悔,夏天的時候應該加大籌碼,把李良給換過來的。
之后,萊昂納德持球一對一單打李良,結果他的后仰跳投都沒碰到籃筐,砸在籃板上沒有命中。
麥基拿到后場籃板,步行者的反擊。
史蒂芬森將進攻速度推了起來,CJ邁爾斯在底角有不錯的機會,球傳到了,可惜三分出手沒有進。
而馬刺的后衛約瑟夫,則在高位利用一個簡單的擋拆后,在弧頂中距離跳投出手命中,拿下兩分。
馬刺的角色球員的確是很敢打,不管什么聽起來名不見經傳的球員,到了馬刺都變得敢打敢拼,不得不說在調教球員上**維奇很有一套。
而步行者這邊,李良重新登場后,球隊又找到了進攻主心骨,穩定住了局面,將分差維持在5分上下。
距離比賽結束還有5分鐘的時候,給人感覺馬刺就要頂不住了。
每次馬刺進一球,李良就能利用個人能力或進球活助攻,壓住馬刺的反反撲。
如果是10年前的NBA,最后5分鐘5分的差距,防守強隊之間對話還真的挺難追的。
可是這是2014-2015賽季,NBA已經不一樣了。
**維奇叫了一個暫停,換下了迪奧,采用了鄧肯、吉諾比利、帕克、格林加萊昂納德的一大四小的陣容。
暫停回來第一球,吉諾比利就在外線借助鄧肯的一個掩護,三分出手命中!
吉諾比利一整場都沒有太好的發揮,可關鍵時刻還是能夠進球。
緊跟著鄧肯、萊昂納德開始包夾李良。
李良傳球給到JR-史密斯,史密斯一個空位的三分出手不中。
馬刺拿到后場籃板,帕克過半場找到底角的萊昂納德。
萊昂納德一個投籃假動作避開了JR-史密斯的封蓋,然后調整了一下步伐、身姿,同樣一個底角三分……球進了!
反超!
短短的兩個回合攻防,步行者一次空位三分沒有把握住,馬刺就把比分給反超了。
時間僅僅過了一分鐘而已,局面就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伯德立刻叫了暫停。
本來不想用小個陣容的,看樣子不用不行。
李良知道伯德又要讓自己打中鋒了,他提出了一個建議,道:“拉里,能不能讓丹尼上場?讓他試試?”
李良想讓格蘭杰和自己一起上場打一會兒。
雖然藥吃下去的時間還不長,但應該有點效果了吧。
伯德猶豫思考了一下,覺得是可以嘗試一下。
原本步行者排出的小個陣容,是讓李良打中鋒,前鋒的位置給斯科拉,后場是史蒂芬森、JR-史密斯和斯隆。
但斯科拉這個點,防守是個不小的問題,而進攻端也不夠靈活多變。
伯德的想法是以后大衛-韋斯特回來要替換斯科拉的。
實際上,韋斯特在進攻方式、進攻范圍上,基本和斯科拉一樣,只是進攻威脅更大,身體更強壯,防守更好一點而已。
格蘭杰就不同,在風格上完全是另外一種球員——當然前提是他狀態能恢復到過去至少六七成才行。
伯德不認為格蘭杰能恢復到這種狀態,否則去年不會交易他。
但既然李老大發話了,當然要讓格蘭杰上去試一試了,證明一下他伯德的眼光其實是沒有錯的。
不是我冷酷無情,而是這個世界就是這個亞子,適者生存。
于是格蘭杰在前面都沒有出場的情況下披掛上陣,步行者組成了一個李良、格蘭杰、芬森、史密斯加斯隆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