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錫伯杜是怎么想的,明知道用羅斯去防李良也是白瞎,還不如讓他在進攻中多發揮,祈禱奇跡的發生。
結果奇跡沒有發生,劣跡卻要出現了。
第三節比賽結束的時候,雙方的分差已經拉開到45分了。
這真的是直奔58而去,而45分的分差,也是本次季后賽的最大分差了。
到了第三節末端,伯德已經把主力球員全部換下,讓大伙兒下來休息,換上了板凳末尾的球員。
錫伯杜也終于放棄了,一直站在場邊的他最后坐了下來,同樣換上了飲水機管理員們。
其實,一些大分差的比賽,關鍵就是要看垃圾時間的垃圾球員們有什么表現。
如果垃圾球員們不那么垃圾,那落后一方努努力,能讓自己死的不那么難看。
要是垃圾球員真的是垃圾,那比分估計不會讓你好看。
NBA歷史上季后賽的最大分差,就是58分。
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兩次,一次在遙遠的1956年,不過那次也不是正軌的季后賽,而是常規賽結束后的排位賽,在湖人和老鷹之間進行,是戰績相同的球隊之間來確定季后賽排位的。
這種賽事在以后的NBA,隨著常規賽排名規則的細化和完善而取消了。
當時湖人就贏了老鷹58分。
另外一次就不用說了,2009年黃蜂對陣掘金的比賽。
克里斯-保羅全場就只拿到4分6助攻,不過三節結束的時候,黃蜂其實也只是落后38分。
沒想到,第四節替補登場,替補打得比主力更爛,一節就進了倆球。
掘金這邊反而打開了,一頓亂錘,把黃蜂給打成了馬蜂窩,生生在季后賽弄出一個58慘案。
李良心想,我要為保羅報仇!
保羅要知道真是要謝謝你,媽的我被掘金58了,你把公牛暴打一頓,算什么報仇啊?
而且,最后的分差也不是李良能決定的,就要看步行者替補的表現了。
說實話,步行者的球員還是沒有掘金當初的板凳匪徒那么狂野,像魯代日這樣的,季后賽能上場遛兩圈就不錯了,還打得那么兇猛干嘛啊。
饒是如此,前三節45分的優勢還是太大,而公牛今晚是真的不行。
主力痿,替補更萎,全隊的進攻都不在狀態。
結果,第四節他們又輸了9分,全場一下子慘敗給步行者54分!
和58分相比,還是少了4分,只能說有些數字,不是你想達到就能達到的。
不過54分的分差也足夠在歷史上留名了。
(現實世界的2015年季后賽,是公牛在首輪54分屠殺了雄鹿。)
比賽結束,李良全場砍下35分,投籃命中率高達百分之七十,還送出了11個助攻。
他用自己無與倫比的表現,證明了他的實力,證明第一場比賽不過是一個意外而已。
在賽后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李良謙虛道:“我和保羅還是有境界上的差距的。”
……
保羅真是躺著也中槍,你都離開洛杉磯了,就不能少說兩句鬼話嗎?
就在步行者在主場屠殺了公牛的同時,東西部另外幾輪半決賽的對決也進行到了第二場。
洛杉磯快船在主場先下一城擊敗了馬刺隊,緊跟著在第二場就被馬刺扳回一局,雙方戰成了1:1平手。
快船在比賽中暴露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沒有李良。
另一面,勇士和灰熊同樣打成了1:1的平局。
勇士在第二場遭到了灰熊的反撲,他們用堅硬的防守將勇士的單場得分遏制在了90分。
黑白雙熊的威力不容小覷,而勇士的進攻也不是無往不利。
三輪系列賽都打成了1:1,唯一不同的就是詹姆斯。
騎士面對老鷹,前兩個主場都在亞特蘭大。
結果騎士隊根本沒有給老鷹一丁點機會,一場97:89,一場94:82,全都是沒有太多懸念的壓倒性勝利。
老鷹隊甚至連90分都拿不到,他們所謂的團隊進攻,到了季后賽變得異常艱難。
畢竟,季后賽是巨星的舞臺。
沒有巨星,境界就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