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球給我,會是最好的選擇。
比賽會證明一切。
……
重新回到比賽,打破僵局的人還是杜蘭特。
亞當斯的掩護,李良高位的策應傳球,給到杜蘭特,杜蘭特接球急停跳投出手,拿下兩分。
李良想,你就投唄,還裝啥啊傳球,你傳球又不好,何必呢。
杜蘭特有時候會陷入“我要傳球了啊”的那種刻意感,他不是那種天生的傳球手。
天生的傳球手,在自己選擇傳球前的那一刻,都不知道自己要傳,怎么傳,傳給誰。
機會來了,自然就傳出去了。
而刻意的傳球手,就是全世界除了他自己,其他人也都知道他要傳了。
比如有些情況下的老科,你就是個球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你都知道這貨要傳球,他不想自己投了,因為他不想被人認為“他不會傳球。”
杜蘭特有時候也會陷入到這種怪圈中。
很顯然,當他開始投籃時,他才更像杜蘭特。
隨后,雷霆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防守。
多諾萬作為肯塔基子弟,自然也是人盯人防守的信徒,這讓李良感覺很舒服,很適應雷霆的防守體系。
唯一讓李良感覺不是很舒服的是,本來這個后場籃板是他要收下的,結果威斯布魯克一竄出來,把籃板球給搶走了……
好好,你搶,你搶了就趕快發動快速反擊。
結果拿到籃板球的威斯布魯克并沒有快速推進,而是用正常的節奏過半場。
這進攻感覺不行啊,雖然威斯布魯克是控衛,每場助攻也不少,但對比賽節奏的把控上,確實和頂級控衛有差距。
就這種球,換成保羅或者納什,肯定就快攻推起來了。
“為什么不快攻!”
李良本來都要跑起來了,最后路過維斯布魯克身邊,又對他嗶嗶了一句。
威斯布魯克有點無語了,這你也推反擊?
威斯布魯克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剛剛推了一次反擊沒有成功,因為對手是馬刺。
馬刺這個球隊本來退防就極快,很難打快速反擊。
杜蘭特并不是一個快攻型的前鋒,很多時候雷霆的快攻都是威斯布魯克自己把自己當前鋒使往里殺。
威斯布魯克沒說話,還是耐心的進行進攻組織,外線連續的傳球,結果分球被格林干擾,出界。
還是雷霆的球權,繼續組織,結果馬刺的防守很好,再度破壞了雷霆的傳球。
李良看得有些著急了,主動過去給威斯布魯克擋拆,威斯布魯克持球走中路,再分球給到李良。
李良面對阿德輕輕一點,假動作,然后走左側往里殺,甩開阿德一個身位后,45度近距離的急停跳投出手,打板命中兩分。
14:10,雷霆追了上來。
雷霆的進攻還是略顯割裂,威斯布魯克剛剛的擋拆傳球意圖太明顯了。
三個人之間還是需要更多的磨合。
但一切都在變的好了起來。
他們三個都是NBA的頂級球員,都有各自的打球方式和習慣,知道如何去適應比賽、適應隊友。
之后,馬刺再度外線不中,這次李良架著大肘子去搶籃板,把威斯布魯克給嚇的躲開了。
李良拿到籃板后,立刻給到威斯布魯克,并且大吼“跑!”
然后李良中路加速,直接往沖擊籃下,威斯布魯克運球到三分線附近,一個吊傳到內線。
馬刺回防的確和快,阿德和鄧肯已經在籃下等著李良,兩人合圍把李良給罩住了。
李良雖然跳起接到了球,但如果不快點處理球,就要三秒了。
李良的處理球很簡單,他沒有硬上找帽,而是運球外撤一步,接著翻身急停跳投出手。
零度角的跳投,出手干脆利落,兩分到手。
只差兩分了。
回防時李良告訴威斯布魯克,“快攻不一定要直接上籃的,到了籃下我自有辦法!”
李良又開始吹牛皮了,你以前也沒展現出什么快攻的能力啊。
但沒辦法,卡爾-馬龍或許是NBA歷史上快攻能力最強的大前鋒。
一個夏天的學習,總是能學到些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