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輸給勇士以后,雷霆繼續他們在常規賽的征程。
2月8號射落太陽,2月11號擊敗了鵜鶘,兩場比賽都是大勝。
對手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多諾萬和邁克-布朗也是對輪換進行了一些調整。
李良在第一節的上場時間被提前,從之前的第一節末端才上,調整到了第一節中段。
一般首發打個5分鐘的樣子,李良就會登場換下科里森。
這樣,能增加三巨頭同時在場的時間。
同時,科里森的年紀是真的大了,隨著賽季的深入,體能、狀態都是問題。
現在各支球隊都知道科里森算是首發的一個弱點,都會想盡辦法打他這個點。
你把一個比較明顯的弱點,一開場就放在場上8、9分鐘,的確對整場比賽的形勢不利。
五分鐘的時間,科里森還是能夠保持不錯的強度的。
所以,多諾萬調整了輪換時間,李良登場提前。
這樣也能打亂其他球隊的安排,你還敢不敢五分鐘換下一個主力?
你下一個主力,老子上一個核心,打不死你。
太陽和鵜鶘這兩場就是被雷霆給狂屠了30多分。
而打完了和鵜鶘的比賽后,2月份的中旬,全明星周末就到來了。
這次的全明星舉辦地點不在美國,而是在加拿大的多淪多。
在幾輪的全明星投票中,李良再度入選西部全明星首發。
只不過這次票王并不是他,而是另外一個人,那就是宣布本賽季結束就要退役的科比。
李良雖然人氣高,還有中國球迷加持,但科比畢竟是很多人的籃球青春。
就連李良自己,都公開表示,希望球迷把票多投給科比。
饒是如此,科比獲得了71萬多張票,而李良拿到了70萬張,只比科比少1萬張。
沒辦法,這貨在中國的球迷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美國人本來就少,各個州支持的球員又不一樣。
而中國人多,絕大部分都支持李良,哪怕聯盟推出規定,進行了各種加權限制,還是沒辦法阻止李良在總得票上的遙遙領先。
因為美國也有很多球迷選他啊。
雖然前往雷霆的選擇引起很多爭議,打替補也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但賽場上的表現還是實打實的優秀,這些東西是遮掩不住的。
在科比和李良后面,庫里、杜蘭特、詹姆斯在票數上緊隨其后。
庫里自然不用說,在常規賽目前為止的表現可以說是歷史級的。
三分球驚艷聯盟,一時間大小球場上,穿庫里球衣的人數量暴增。
而且各種不靠譜的三分都來了。
以前李良三分投的準,影響力也大,但問題在于,李良是個小前鋒。
身高2米06,這就不是一個普通人的身高。
并且,去年夏天過后,李良那肌肉快變成卡爾-馬龍了,越來越不像普通人。
而庫里身高190,實際估計也就188的樣子。
現在的小孩子,營養好一點,個子180往上的越來越多。
庫里是看起來和普通人最接近(實際并不是普通人)的球星。
所以,很多小球迷都開始學著庫里打球。
胸部推球快速出手,過了中線就想辦法推,也甭管碰筐不碰筐,能推出去就是帥。
足以說明庫里目前的人氣,這個第三是當之無愧的。
他是和科比一起組成了西部的后場雙槍。
排在第四的卻是凱文-杜蘭特,他在最后一次投票后成功超越了詹姆斯來到第四的位置。
據說主要原因是,當李良鎖定了全明星票王的位置后,還沒有投票的中國球迷就開始發揮優良的“任人唯親”傳統,就像當年把姚明的各種隊友差點投進全明星一樣。
杜蘭特本來就是超級巨星級別的,人氣非常高,只是比詹姆斯差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