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如此,第一節還是把中國隊打得抬不起頭來。
可李良一上,貝里內利和加里納利就感覺有一絲絲慌了。
李良這貨他們是知道的,打球兇狠,嘴巴也臭,作為對手和他打球是一種折磨。
第二節一上來,貝里內利外線持球組織進攻,李良坐鎮籃下指揮防守。
因為FIBA沒有防守三秒,所以防守方其實有優勢,并很考驗進攻方的投籃。
有李良在,第一次中國隊的防守很成功,意大利隊外線的三分沒有命中。
李良在籃下抓到后場籃板。
現場竟然一陣歡呼……
這明星效應,就是一個籃板球而已啊!
FIBA的用球和NBA的有些不一樣,大小想同,FIBA的球更重一些,中間有特殊的白色花紋,然后FIBA的球是12塊皮子縫合而成,NBA的斯帕丁是8塊。
這對李良這種射手來說反而是好事。
球更重,讓球的飛行更加穩定。
縫合線更多,讓手更容易抓到縫合線的部位,能讓出手更加穩當。
所以,李良運球過了半場,意大利隊這邊采用正常的防守模式。
結果,李良在距離半場過了將將一米多的地方,拔起來直接就扔了一個三分!
超超遠距離的三分球!
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球飛的又快又穩,然后空心鉆入了籃網中!
球進了!
現場的觀眾一片沸騰,我們就是來看這個的!
李良登場的第一球,就投進了一個標志性的超遠三分。
他是真的敢投,也是真的能進。
這種球,你讓庫里來投,他也能投進。
但庫里作為一個正常的球員,不太可能在一上場就這么扔。
李良他就不是一個正常的球員,他感覺手感好了,什么地方他都敢扔。
一個小**就這么出現了,BLM球館的球迷們開始進入狀態。
貝里內利拿著球去后場發球,嘴里開始罵罵咧咧。
作為馬刺球員,在NBA是嘗夠了李良這種不講理三分的苦了。
李良搓了搓手,他知道,自己今天的手感不錯。
隨后,加里納利中路持球突破殺籃下,一個近距離的拋投命中兩分。
李良后場快速發球,然后接趙繼偉的回傳快速過半場。
過半場后,李良迅速觀察,他才不會停球,兩個手拿球死球觀察呢。
隊友跟上的不是很及時,但右翼有空檔,小丁在往那個方向趕。
于是,李良突然加速從中路突破。
FIBA的三秒區不是那么好進的,有長人把手,還有包夾合圍。
李良卻在空中一個不看人的傳球給到了右翼。
丁彥雨航正好到了右側底角的位置,接球。
這球接到了就能直接扔,但意大利的防守還是跟上,小丁還是猶豫了一下。
假動作之后,轉底線突破。
李良氣的想大罵,不過還是等這次進攻打完。
突破后的丁彥雨航選擇一個拋投,沒有命中。
籃下,李良利用強壯的身體擠到位置,強搶了一個前場籃板,然后背轉身躲開防守,接一個急停跳投出手命中,拿下兩分。
現場又是歡呼,這已經不是意大利的主場了,是李良的主場。
進球后,李良朝著丁彥雨航道:“剛剛為什么不投?非要大空位,一個人都沒有才敢投啊?羅伯森都敢投,你怕什么?投不進回去練。”
丁彥雨航點點頭。
有些習慣是日積月累形成的,真不是提醒一句,注意一下就能糾正過來。
需要在訓練和比賽中反復提醒,反復糾正才行。
羅伯森就是被李良活生生但從一個猶豫的三分鐵匠,變成了果斷的三分鐵匠。
都是鐵匠,還不如果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