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第一球,球權給到戴維森,李良防守。
李良防守那就不一樣了,他的經驗太豐富了,戴維森又是渾身破腚的站在他面前。
一個運球,李良直接上對抗,把戴維森的球給斷了下來。
李良之所以敢自信擊敗這個戴維森,就是因為他的防守能力還在。
防守身體是一方面,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說進攻中,身體、技術、意識是4:4:2的話,那防守就是3:2:5,意識經驗要占一半的作用。
戴維森這種在普通高中里的校隊成員,怎么可能是李良這種老油條的對手。
接下來自然是戴維森的受辱時刻了。
四個回合,李良打了戴維森一個3:0,最后一球還是一步過掉戴維森后,雙手的暴扣得手。
甘國輝在場邊看得激動不已,大聲叫好,把李良的外套都給扔出去了。
這個任務順利完成,維京人的球員們臉色都不好看。
本以為這個亞裔面孔的小子是開玩笑的,沒想到真的非常厲害。
在1980年代,生活在美國的亞裔還不多,地位更是不高。
在傳統的認知中,亞裔就是戴著眼鏡只會學習的書呆子,和體育運動是不沾邊的。
即便在30多年后,這種印象在歐美都沒能轉變,更不用說在1980年代,在黑人主宰的籃球場上了。
李良擊敗了戴維森,讓維京人全隊都感到驚訝,所有人面面相覷,都不說話了。
這時,從球館的另一側傳來聲音,“所有人集合!你們愣在那里干什么!”
一個穿著棕色西裝的中年男人走到球場,凌厲的目光朝所有人掃了一遍。
籃球隊的人都打了個寒顫,都動起來繼續進行練習。
李良一看就知道,這人肯定是維京人的主教練。
中年男子就是維京人主教練貝爾曼,剛剛李良在場上輕松擊敗戴維森的場面他都看在眼里。
他走到李良跟前,道:“你是哪個學校的?”
李良第一天到學校,剛剛入學,貝爾曼當然不認識他。
“我就是帕羅奧圖高中的,剛轉學過來。”
貝爾曼眼前一亮,對李良道:“明天到籃球隊來報道。”
這話一說完,李良眼前彈出“任務完成”的字幕,成功加入籃球隊了。
四周都暗了下來,李良從任務中出來。
通過一場單挑,李良被教練看中,加入了籃球隊。
李良心想,這任務的編劇真的是三流的水平,漫畫看多了。
正常的入隊哪有那么簡單,想想看他進入NBA費了多少功夫,進肯塔基費了多少錢。
不過這個劇情真的引起了李良的興趣,讓他想繼續玩下去,看看后面會發生什么。
而且在這個任務中訓練,技術上帶來的提高感覺非常的扎實。
就比如背身,勾手,這幾門技術李良的底子一直很差。
像勾手數值一直是個位數,想開始任務都顯得很困難。
經過在這個任務中的打底訓練,他發現自己的基礎慢慢被打得牢固,或許有利于他以后開始內線技能的訓練。
李良心想,難道真的要做個中鋒嗎?
那系統你讓我再長高一點啊,身高2米06做中鋒實在是太累了。
再把我的胳膊拉長點,三條腿也拉長一點,就好了……
李良想著想著,進入了真正的夢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