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是真的有點擔心自己打完國家隊的比賽后,會不適應NBA的節奏。
但是又沒有辦法,一旦打快,要么他一個人獨秀,要么就是像剛剛開場那樣,打得亂七八糟。
李良控球就不一樣了,非常之穩,防守他的阿米奴甚至沒有上前進行貼身逼搶的想法。
正常的保持距離進行防守,不要給李良尋找到破綻和機會。
在NBA賽場上,阿米奴當然也是被李良暴打過的。
阿米奴吃虧在身體瘦了一點,爆發力稍差。
非洲球員多有這個問題,手長腳長,耐力、柔韌度非常出色,但和美國混血黑人相比,爆發力和力量相對差一些。
李良在左側運球,尼日利亞的防守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李良身上。
低位王哲林有機會,背身搶吃6號迪奧古。
結果王哲林的背身并沒有擠到很好的位置,迪奧古沒有被壓住,王哲林最后的勾手出手空間明顯不足,遭到了迪奧古的干擾,球打在籃筐前沿。
王哲林在CBA也算得上是個低位小怪獸了,但在世界大賽上,他的身體素質、基本功還是不夠看。
尼日利亞反擊,剛剛防住王哲林的迪奧古在右側接隊友傳球,歪把子機槍式的三分出手命中。
尼日利亞開局打了一個5:0,領先中國隊。
李良心里真是日了狗了,到中國隊以后打了幾場比賽,沒有一場是開場不落后的。
要么0:18,要么0:12,就沒有哪次是開局領先的。
李良沖所有人道:“你們TM能不能進一個?能不能?”
李良不想要靠他中國隊才能進球,其他人必須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時候,還是郭艾倫站了出來。
持球中路突破,造成了尼日利亞隊的犯規,上罰球線,兩罰全中。
比之前的比賽強,0:5落后就醒悟過來開始得分了。
之后,中國隊在防守中開始上強度。
中國隊防守一直有個問題,一旦上了強度,對球的控制力會下降,而且控制不好犯規。
比如上前逼搶,容易搶過頭,要么犯規,要么把球弄出邊線,反正對手是不好受,但中國隊也拿不到球權。
在李良看來,這種防守就屬于瞎防,一腔的悶頭勁,沒有章法。
沒辦法長久的堅持,一場比賽是要打40分鐘的,一味蠻干很容易泄氣。
所以,李良一面看著隊友上強度亂使勁,一面在后面進行糾正。
“你別上胯,別上胯懂不懂?什么壞習慣?腰板要停滯,不要去頂人,核心力量要練啊。”
替補登場的周鵬在防守時逼搶的很緊,但被裁判吹了犯規。
就是因為把對手逼到邊線后,喜歡用胯部去頂人,把人往邊線外頂。
這是球場常見的小動作,但他這個小動作有點大,被裁判抓住了。
這還是防守時的習慣不夠好,小動作的經驗不夠豐富。
“第一步要跟上,你要跟上,別仗著自己個子高總想著蓋帽。”
這是說周琦,因為身高臂長,防守的時候習慣性蹲在里面等。
這樣蹲確實會等到送上門來吃帽的,但更容易導致防守面積縮小,中距離地帶被對手滲透干凈。
有時候李良不得不把周琦往外線推,推著他去擴大自己的防守面積。
“你卡位啊!你是后衛你就不用卡位了?每個人搶籃板都要卡位!每個人!”
在一次防守中,李良沖著郭艾倫也是一通吼。
中國隊剛剛丟了一次后場籃板。
一次籃板的丟失,就意味著之前的防守全部前功盡棄。
小個子不搶籃板這個壞習慣真的要好好改。
你不搶籃板也行,你起碼要卡位啊,不讓對方的外線沖到三秒區附近爭球才行。
李良是當爹又當媽,既是輸出又是奶,偶爾還要當坦克,打得了輔助當得了AP,到了所有人都不行了還要化身ADC來biubiu。
沒辦法,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責任越大,頭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