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治郅的脖子上,掛滿了16塊沉甸甸的獎牌。
這些是他20年籃球生涯獲得的成就和榮譽。
他17歲就加入國家隊,1996年第一次代表國家隊站上奧運會的舞臺。
在和美國隊的比賽中他大帽大衛-羅伯遜(頂級背景板),對陣安哥拉拿下17分,對陣立陶宛拿下18分。
8場比賽場均11分,5個籃板,2個蓋帽,罰球命中率90%,位列所有球員第二位。
那一年他只有19歲。
放眼現在的中國隊,哪個年輕人19歲能有王治郅這樣的水平和表現?
雖然后來他籃球之路頗為坎坷,但在許多大賽中,他依舊是國家隊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2010年亞運會,姚明因傷已經無法參加國家隊比賽,正是王治郅每每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半決賽斬伊朗復仇09年亞錦賽,決賽又擊殺老對手韓國,不僅拿到一枚重要的金牌,還讓韓國年輕球員必須去服兵役。
何升鎮那大河馬就被安排去軍隊,去后勤發報紙去了。
賽后全隊膜拜這位老將,這一年他已經33歲,他已為國效力16年。
而最后一個出場的人,是李良。
他走到王治郅跟前,和這位籃球大男孩,追風中年擁抱。
李良也是看著王治郅打球長大的,如果說姚明是李良的偶像,王治郅就是李良NBA的啟蒙者。
正是因為王治郅進入NBA,這個聯賽才真正進入了中國大眾的視野,頻繁出現媒體視線中,并最終促成了更多中國球員出現在NBA賽場上。
作為先驅者,他是值得尊敬和崇拜的。
王治郅親手將一件印有李良名字的14號中國隊球衣交到了李良手中,象征著一種傳承。
“加油,中國隊就靠你了。”
很簡單的一句鼓勵,但其中的分量絕對不輕。
這只中國隊,真的只有李良這樣的球員才能扛起來了。
真的菜。
最后,全體起立,王治郅的14號球衣緩緩升空,掛在了體育館頂棚上。
現場響起了王治郅最喜歡的歌曲,李宗盛的《山丘》,年近不惑的王治郅將越過山丘,看一看山丘后,新的風景。
繞場一周后,王治郅退場。
又一個中國籃球的傳奇謝幕了。
而新的籃球傳奇,才剛剛拉開一點序幕。
下半場的比賽,李良不想再裝了,不想再帶著這群憨批浪費時間。
他穿著14號球衣,當然要打出點14號球衣的風采來。
第三節,李良很少見的,“天王”勛章亮起,進入了超群的狀態。
可能是中場的傳承儀式激勵了他,李良在進攻中變得無可阻擋。
三分,突破,中距離,造犯規,前場籃板,連續瘋狂的得分。
尼日利亞根本拿李良毫無辦法,眼睜睜看著他一個人就把整個尼日利亞的防守給擊垮了。
在雷霆的這個賽季,李良進步最大的,就是他的一對一單打能力。
在之前,李良得分能力雖然強,但單打并不是真正的強項。
他更善于利用隊友、利用球隊的戰術體系取分。
到了季后賽、總決賽再依靠道具強行提升自己的單吃能力。
而在雷霆的一個賽季,李良大部分時間帶著替補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不依賴體系,自己處理球的能力。
他悄無聲息的就成為了一個單打高手。
雖然不像三分球那樣達成聯盟第一的成就,但那也只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