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慢慢地薛妙思就發現,在他們這個家里,平妻的地位,比她這個正妻的地位要高。
門派一些事情,一般都是梨紫言處理,畢竟人家有當掌門的工作經驗。
而后院的一些事情,便是由與冉子良育有一子的陽蓮負責。
而無權的人,自然得不到尊敬,薛妙思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忍不住朝著冉平良訴苦,冉平良便說是薛妙思多想了,并未少她吃得喝的。
還有什么不開心的。
就差說你也太矯情了吧。
薛妙思終日郁郁寡歡,又想到自己如今無依無靠,只得忍耐下去。
面對兩位平妻對她這位正妻的刁難,她也選擇能避讓便避讓。
彼時,英俊又武藝高超的還兼具才華橫溢的冉平良已經成了名震江湖的無涯殿主。
而薛妙思這位正妻卻越發透明。
但是已經名利雙收的冉平良卻沒事便喜歡找到薛妙思敘舊,在一次酒后,冉平良酒后吐真言。
原來,當年大災之年,是薛妙思的幾個饅頭救了他的命。
而冉平良,便是當年的少年。
又道他與薛妙思少年夫妻,又有恩情在身,做出承諾,永不負她。
本是酒后所言,但卻傳到了另外兩位平妻耳朵里,大家都深愛著冉平良,自然免不得吃醋,冉平良一時的煽情之言,可是害苦了薛妙思。
對薛妙思暗地里的為難更甚。
薛妙思終日抑郁,最后偶然得知的一件事,徹底讓薛妙思活著的信念崩塌。
薛妙思少有出門走動,但那一日不知為何,心中煩悶至極,便去園中走動,不知不覺走到了平日里冉平良待客的院子里。
那個院子冉平良不許別人跨入,薛妙思也從來沒有進去過。
但是不成想卻聽到冉平良與人在園中飲酒交談。
薛妙思自覺不便打擾,剛打算退出院子離開此地,卻不經意地看到與冉平良交談的那人,是她們縣里一個醫者,當年大災,也是那位醫者拿出藥材,救治百姓,才讓他們那地方免于陷入瘟疫災害。
薛妙思的好奇心,讓薛妙思選擇在一旁偷聽他們的談話。
只是斷斷續續聽冉平良說他早就把父母的血仇給報了。
還說若不是當年的薛狗官遲遲不肯發放賑災糧,他的父母也不至于餓死。
薛妙思如遭雷擊,她相公口中的薛狗官,正是她的父親啊!
當年她的父親哪是不肯開倉放糧,是沒有糧可放啊。
而冉平良還說,若不是看在是他的岳丈面子上,他也不會一把火輕易解決了他,定要他嘗嘗饑餓之苦,饑餓至死。
也是看在他外出這些年,對方照料他妻子的份上。
還說官商勾結,當年糧價上漲成天價,那薛狗官也沒有控制糧價,都是因為縣令的不作為。
若是糧商肯拿出糧食,也不至于餓死那么多人。
如此貪官,他也算是為民除害了。
言語之中盡是痛心疾首,又聊當今朝堂的貪官污吏,還說有朝一日一定要為民除害。
簡直妥妥的一個行俠仗義懲惡揚善的當世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