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世上的事情,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對于朱家之人而言,這幾天的確是對這句話深有體會。
朱家數百年來,最年輕的通竅境大圓滿高手朱玉藻剛死,所有人都還在扼腕嘆息之際,高層們都在為天狼寨之事憂心忡忡。
朱家另一位奇才,朱家最年輕的名譽長老朱玉壽便向家族提出了分府別居的要求。
其實朱家長老的待遇之中,便包含了宅邸一項,每一位朱家長老,家族都會出資,為他在朱府之外,另辟一座府邸。
朱玉壽雖然只是名譽長老,但畢竟享受長老級待遇,因此,朱家賬房那邊,在他剛剛接受任命的時候,便早早便將宅邸的房契之類給送了過來。
但是朱家子弟,在成為長老之位時,年紀基本上都很大了,在朱府之內生活了一輩子,早已經習慣了其中的一草一木。
對于家族賜予的宅邸,或用來養外室,或用來出租。一般是很少有人真的搬過去長期居住的。
但是朱玉壽得到宅邸之后,卻是將自己父母和全部家私全部都遷了過去,還廣灑名帖,大擺宴席,請江寧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慶賀喬遷之喜。
當然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宅邸既然賜給了你朱玉壽,你想搬,也沒人會說什么。
但是替朱玉壽挨家挨戶跑腿送名帖的人,卻著實是把朱家上上下下的人都給驚著了。
竟然是朱家兩位新晉客卿長老,奪命書生與董天寶。
要知道,在朱家這樣的武林世家,雖然不似官宦貴族那般繁文縟節,有些規矩還是頗為講究的。
這投送名帖的活,決計是主人家最親信的下屬才能干的事情。
如今朱玉壽喬遷新府,廣宴賓客,投遞請帖的卻是兩位客卿長老。
在外人看來,這便意味著奪命書生與董天寶已經完全效忠于朱玉壽。
朱玉壽的身份,僅僅還只是一位在長老會連發言權都沒有都名譽長老,卻得到了兩位客卿長老的效忠。
這樣的情景,不僅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更是令所有收到請柬之人,都覺得手中這張重不過二兩的紙片,分量異常的沉重。
只是當他們前去赴宴的時候,震驚的事情,還在后面。
朱玉藻死去的第三天,江寧城城北一座雖然不大,但環境清幽,布局雅致的四進宅邸之中。
客廳之內,已經擺下了幾十桌桌的美酒佳肴,十幾名面容姣好的侍女穿梭其間。
院落中央,更是搭建了一個戲臺,專門從棲鳳樓中,請了姑娘前來表演助興。
絲竹聲聲,舞帶飛揚,席間高朋滿座,觥籌交錯,氣氛好不熱鬧。
只是在座賓客之中,許多人都是心事重重,雙眼不時的瞅向這宅院的大門。
那里,正一臉熱情的代主人家迎客的,不是這府里的下人,而是朱家兩位資格頗老的客卿長老,張瀟,陳群。
所有前來赴宴的賓客,在看到這一幕之后,都是神色微變,任你再桀驁之人,都不敢再將朱玉壽這個看上去還稚氣未脫的少年,等閑視之。
此子崛起不過數月,朱家總共六位客卿長老,卻已經被他收攏其四。
這四位長老雖然不掌實權,但單憑四人洗髓境的修為,合在一起,便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這等手腕,當真令人驚佩。
剎那間,幾乎所有人心中都有了一絲明悟,這不是一場單純的喬遷之宴,而是朱玉壽要借此機會,公然展現實力。
朱家內部的勢力格局,恐怕馬上就要經歷一次巨大的洗牌了。
只是這最終的結果,究竟是好是壞,恐怕就沒人能說得清楚了。
后堂,朱玉壽在龍兒服侍下,換上了一身白底金邊,頗顯喜慶的長袍,一邊問道:“外面的情形怎么樣了?”
龍兒微微皺眉,道:
“收到請柬的各方勢力,基本上都派人來了。朱家內部,客卿長老全部到齊,朱姓長老卻是非但一個都沒來,連個代表都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