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之中涉及所有有關宗教的情節,皆與現實無關,更無任何影射之意,請讀者們不要盲目聯想,不喜勿噴,謝謝。)
黎明時分,朱玉壽與丘士元緩緩走出怡翠閣。
看著天邊隱隱露出的一絲魚肚白,朱玉壽伸了個懶腰,感覺通體舒暢。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卻是想起了剛剛那極樂蝕骨的余韻。
丘士元露出一個男人都懂的笑意,道:“玉壽兄弟,感覺如何?”
“我感覺真氣深厚了不少,體內的竅穴,又打通了一個。”
朱玉壽深吸了口氣,感受著體內的力量,有些難以置信的道:
“士元兄,這怡翠閣究竟是何名堂,里面的姑娘,竟然如此神奇?一朝**,怕是能抵得上我一月苦修了。”
這怡翠閣不過區區煙花之地,閣中姑娘,竟有通竅境修為,這已經是駭人聽聞了。
與之交合,竟然能夠提升修為,這等情形,若是傳出去,恐怕是要讓天下習武之人,趨之若鶩。
丘士元眼中閃過一絲隱晦的得意之色,然后神秘的道:
“神奇嗎?若是我道出這怡翠閣的前身,恐怕玉壽兄弟便再也不敢來了。”
“怡翠閣的前身?”
丘士元點了點頭,道:“不知玉壽兄弟可曾聽說過長生道!”
“長生道!”
縱然是朱玉壽的心機,聽到這三個字,也不禁微微變色。
江湖傳說,長生道本屬于道家一脈,奉道家先賢廣成子為祖師。
這一派學說與道家主流的上善若水,無為之道頗有不同。
主張男女互助,合集雙修,通過男女之事,領悟陰陽調和,天地交感的奧秘。
門派之內,英才輩出,高手如云,又有《長生訣》《**經》等上乘絕學,曾經也盛極一時,為諸子百家中的一派顯學。
但在一千年多前,長生道的掌門受當時正當少年的揚州君所邀,傳授其房中之術。
卻不想那揚州君青春年少,血氣方剛,卻恰逢當時揚州出現了一位風華絕代,傾國傾城的絕代妖姬,被揚州君納入宮中。
習得房中術后,竟誤入歧途,沉迷男女之事,夜夜笙歌,不理朝政。
從人人看好的少年英主,竟墮落成了一代昏君。
一時之間,揚州朝政大亂,內有昏君妖姬穢亂宮闈,外有外戚奸臣弄權亂政。賦稅徭役,與日俱增,百姓水深火熱,苦不堪言。
后來當時揚州君之弟不堪兄長暴虐,忍無可忍,悍然發動政變,奪取了君權,重新整理朝政,方才解民之倒懸。
但揚州經此內亂,元氣大傷,此后休養生息數十年方才恢復。
自此以后,長生道便被貶斥為禍國殃民之道,從道家之中被驅逐而出。
九州君主,皆視其門人為旁門左道之士,不愿重用。
長生道遂從朝堂流落入民間,卻為江湖正邪兩道所不容,只得于夾縫之中,苦苦求存。
在這一過程之中,不少門人弟子逐漸心性扭曲,變得憤世嫉俗,偏激狹隘。
長生道的雙修秘術,也由陰陽調和,互補共益的正道絕學,演變成自私自利,奪人精氣,毀人根基的采補邪術。
長生道自此由正入邪,由道門旁支化作邪教,禍亂江湖,掀起了一番腥風血雨的江湖風波。
正邪兩道的高手,被其采補而亡的高手,數不勝數。
直到百余年前,方才被各大門派聯手剿滅。
朱玉壽前世便是個沉迷網絡的宅男,重生之后,對江湖上的趣聞雜談也十分感興趣,多有涉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