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實是想過將手上這些老干媽賣出去的。
雖然他不怎么待見這些老干媽,但奇貨可居的道理他是懂的。
但后來一想想,這老干媽,合不合唐朝人口味先不說,要是有因為不知節制吃的太多拉肚子,自己不但賺不到錢,還得連累李家一起吃官司。
所以無論怎么說,在沒能讓唐人適應這種口味的情況下,直接售賣老干媽不太可能。
“怎么才能讓碎葉城里的人,慢慢適應老干媽的口味呢?”
李白越想心中越是苦澀,跟著嘴里也變得苦澀了起來。
于是他本能地擰開一瓶老干媽,然后撕下一片烤餅,沾了點老干媽送進嘴里。
“真香啊!”
他情不自禁地感嘆了一句,似乎忘記當日是如何氣急敗壞地吐槽這瓶老干媽的。
可當李白這話一出口,他那小小的腦袋忽然僵住了。
“等等等……”
他只覺得自己好像抓到了什么,但就是想不起來具體是什么。
“老干媽配烤餅!”
終于,他想到了能讓碎葉城百姓一點點適應老干媽口味的方法。
烤餅對碎葉城甚至大唐百姓來說,是一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吃食。
你單賣老干媽,你還得向他們教授老干媽的吃法,這對于從來沒接觸過這種事物的碎葉城百姓來說,簡直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
但你在烤餅上涂上一層老干媽,就完全省去了這個麻煩。
并且你這樣可以控制老干媽用量,避免第一次吃的那些人因為吃多了而拉肚子。
再有一個好處就是,他手上的老干媽總共就只有七瓶,你就算賣到天價也就一兩銀子一瓶(你要知道放在現在就是四千塊一瓶了!),但你一瓶老干媽省著點用,或者兌點水,沾幾百塊烤餅決定沒問題。
普通烤餅兩文錢一個,配上老干媽的烤餅,李白能賣到十文錢一個。
雖然十文錢一個也算不上暴利,但只要讓碎葉城的百姓習慣了老干媽的口味,他有自信將價格提到一百文一個。
只需一百文,就能讓大唐嘗這種穿越時空而來的味道,他李白簡直就是大善人、慈善家。
一念至此,李白心頭積蓄了一天的陰霾頓時一掃而空。
不過緊接著,又有一個問題擺在了他面前。
“誰來賣餅?”
一想到這個問題他便又頭疼了起來。
這個賣餅的人可不能隨便找,必須是他能夠信任的,而且能幫他守口如瓶的。
“太白,太白,你出來看看,你阿牛叔給你帶了什么好東西過來!”
就在他愁眉不展時,屋外傳來奶娘的呼喚聲。
“阿牛叔?”
被打斷思緒的李白先是皺了皺眉,繼而眉頭一挑道:
“阿牛叔,就是你了!”
說著李白一面飛速地將老干媽收回去,一面從凳子上爬下去,小短腿噔噔噔地從書房里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