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期、金丹期、元嬰期、化神期、合體期、渡劫期、大乘期都分為初期、中期、后期,大圓滿。
而按照《五元訣》的描述,這本《五元訣》最多只能幫助修者突破煉氣期,再往后就沒什么作用了。
對于這一點,李白倒也早有心理準備,如果真是那么重要的東西,李客不可能隨手對給他。
看完了總綱,李白終于進入到了第二部分:“養氣篇。”
而這也是李白今晚學習的重中之重。
《養氣篇》中,首先解釋了何謂“氣”。
所謂氣又稱元氣。
人在內外安靜,神定氣和之時,存在于天地間的元氣,便會自動進入人的五臟之中,再由五臟流入百脈,融入血液之中,使人充滿生機跟活力。
所以元氣存在于人的血液、五臟之中。
修者在煉氣期所要做的,便是煉精化氣,讓存在于五臟六腑以及血液中的元氣流入丹田中。
“所以我剛剛看到五臟六腑外那一層光暈,應該就是元氣吧?難怪修士這么費錢,這么多血氣煉化成真元,如果沒有靈草丹藥滋補,這誰扛得住?還不得X盡人亡啊?”
讀到這里,李白禁不住吐槽了一句。
而按照《五元訣》的描述,隨著丹田之內凝聚的元氣越來越多,丹田內會生出九道元環,煉氣期的九層境界就是靠這九層元環來區分的,而外在表現也就是罡氣的顏色。
丹田內九道元環生出之后,接下來便是筑基了,這里五元訣只是一筆帶過,并未詳細描述,畢竟它只是一本煉氣期的功法。
讀完這一段,李白開始接著看“養氣篇”。
按照《五元訣》的描述,養氣的方式大體有三種:吐納、導引、湯藥。
吐納,顧名思義就是靠呼吸吐納之法,將天地元氣以吐納呼吸的方式引入人體臟腑之中。
導引,則是通過活動人體關節來牽引體內經脈,以此將天地靈氣引入人體臟腑血氣之中。
湯藥,這個是最簡單直接的,服用蘊含天地元氣的丹藥,以及已各種珍禽異獸熬煮的湯水,直接讓天地元氣進入體內,就跟李白之前喝完那碗湯的效果一樣。
而具體的養氣方法,《五元訣》中只記錄了兩種。
一種是,三五七九氣法。
一種是,五元湯。
三五七九氣法就是一種呼吸吐納之法。
簡單來說就是,用鼻子吸三口氣然后嘴里吐出一口濁氣,再用鼻子吸五口氣然后用嘴出去,以此類推,就是一種特殊的呼吸方式,熟練之后有事沒事都可以這么做。
而五元湯,李白猜測應該就是他剛剛喝得那碗湯。
這兩種方法,其實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窮人的方法跟富人的方法。
你家里窮買不起丹藥,吃不起珍禽,你就老老實實地“三五七九”呼吸吐納吧。
當然無論哪一種,目前看來都十分的簡陋,就跟李客教他那《七星劍》一樣,看起來平平無奇,完全沒有修仙里那種玄奧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