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師父還挺識貨。”
李白在心里笑了笑,對此一點都不意外。
兩人說話間,那兩名下人已經將那店鋪原本黑漆漆的老舊門板卸了下來,換上了一塊刻著字的嶄新門板。
只見這新門板上,用后世瘦金體刻下了兩行詩——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這詩正是李白后世名傳千古的杰作——《俠客行》
這種字,這種詩,在李白看來,沒人打聽才真是奇怪。
看到這門匾,還有這塊新換上去的門板之后,李白總算是松了口氣。
有了這首《俠客行》,他這燒餅鋪的“人設”便算是有了靈魂。
“阿虎哥,從今天起,每到巳時、午時、未時,你便換一塊新門板上去,等到三天后我們將刻這首詩的三塊門板全部換完,就可以開業了。”
李白接著向阿虎囑咐道。
“放心,我一定讓人守著時辰準時換上去。”
阿虎拍著胸脯保證道。
“那行了,我們回家慢慢等吧。”
李白伸了個懶腰道。
“不過太白,你哥哥我雖然不太懂詩,但既然是這么好的詩,直接一口氣放出去不是更好嗎?”
阿虎一面抱著李白走向馬車上,一面問道。
“明天你就知道了。”
李白神秘地一笑道。
他還是沒跟阿虎解釋,因為的確很難解釋。
按照現代的說法,這應該算是制造營銷事件。
通過一個事件將一個店鋪或者商品的熱度炒上去,有了關注度就不愁商品的或店鋪的銷量了。
在現代,炒作事件可以有很多方式,有時候一段視頻、一條微博、一篇文章就能讓一個事件獲得極大的關注度。
而在大唐最好的方式便是——寫詩。
為什么一段段發出去?
那是為了讓留出傳播的時間,讓這事件一點點地發酵下去,順帶勾起圍觀者的好奇心,將事件的熱度最大限度地發酵。
不過就算是現代,這種營銷方式成功的概率也很低,因為用戶的喜好一直在變,你很難確定接下來什么東西會火。
但這一次,李白沒這個顧慮,因為他知道《俠客行》這首詩必火!
……
李白跟阿虎前腳剛離開,宋老三家那名小廝后腳已經來到了棲燕樓。
那小廝這次學乖了,跑得沒那么賣力,回來時也不再像先前那樣氣喘吁吁。
“回稟少爺,那阿虎在門板上刻了兩句詩。”
沒等幾人詢問,那小廝便搶著開口道。
“詩?那頭黑皮豬還會寫詩了?”
幾人聞言先是一愣,繼而又是一眾哄笑。
在他們看來,阿虎會寫詩,可能是他們今年聽過的最好笑的笑話。
“知魚,你聽到了嗎,連阿虎都會寫詩了,哈哈哈,你這碎葉城第一才子的名號,只怕是要換人咯!哈哈哈……”
孫又川猛地拍了幾下桌子看向許知魚道。
“不敢不敢,我許某人甘拜下風。”
許知魚十分配合地笑道。
笑得差不多了,孫又川這才拍了拍胸口平復了一下,開口對那小廝問道:
“念來聽聽吧,讓我們,瞻仰瞻仰,碎葉城第一才子阿虎的文采。”
其他人也跟著好奇了起來,紛紛豎起了耳朵。
“好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