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太白!”
“我沒聾,不用那么大聲。”
李白捂著耳朵白了他一眼。
“你知道嗎?現在整個朱雀街都知道你那首詩了,我們鋪子口現在全是人,都在等著我們換門板!”
阿虎像是沒瞧見李白的動作一般,依舊興奮地大叫道。
他雖然被禁足,但其實昨天晚上就通過下人知道了這個情況,一直憋到現在才終于找到人傾訴。
“這么快?!不應該呀,昨天也不過才放了四句出來。”
李白原以為阿虎又搞出了什么幺蛾子,卻沒想到是這個消息。
《俠客行》自然是一首難得的佳作,但完整的詩還沒放出來,就弄出這么大動靜,這的確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多虧了棲燕樓的嫣蘿姑娘,我聽說是因為她極喜歡你那句,事了……事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阿虎念了半天沒念出來,被李白白了一眼。
“對對對,就是這句!”
阿虎沖李白興奮地豎起大拇指道。
“這嫣蘿姑娘又是誰?”
李白問。
“棲燕樓今年的花魁嫣蘿姑娘你都不知道?”
阿虎一臉震驚地看著李白。
不過看到李白看向他時那種“你是白癡”嗎的眼神時,他忽然一拍腦袋道:
“哦,我都忘記了,你才五歲,不可能常去那種地方的。總之就是因為這位嫣蘿姑娘很喜歡,而喜歡這位姑娘的書生小白臉又很多,一下子就在那幫文人的圈子里傳開了。”
李白聞言點了點頭,只覺得如果是這樣,那倒是解釋得通,有名人幫你背書,傳播速度肯定要快很多。
“不過我還聽說,這首詩雖然傳開了,但罵你的也有很多,有說你沽名釣譽的,有說你故弄玄虛的,還有說你詩里一股匪氣。罵你的人跟夸你的人,差不多一半一半吧。”
阿虎又接著道。
“無所謂,讓他們罵吧。”
李白對此卻是毫不在意,在他看來若全是夸的那反倒有問題了,這樣有人罵有人夸,才能真正引發討論。
用后世的話來說,不管紅與黑,這都是流量。
……
兩人說話間,很快就到了朱雀街。
以往的朱雀街,這個時候其實人不會太多,但今天卻是有些不一樣。
巳時還沒到,街道兩旁的酒樓茶肆便已經坐了不少人,那街尾原本無人問津的燒餅鋪子前,此時更是擠滿了人。
有人拿紙筆對這門板抄錄的,有指著門板品頭論足的,有等著巳時放出第四塊門板的。
更多的還是在酒樓茶肆等著下人送紙條過來的。
畢竟大熱天的,這些才子名流們都不愿意在街上傻傻地站著。
而這其中,關于這首詩討論最熱烈的地方,其實還是在金枝坊內的各處青館中。
畢竟,這里平日里就是才子雅士的聚集地,更不要說這種時候了。
不過為了避免見到熟人,李白拉住了直奔棲燕樓而去阿虎,最后挑了一間棲燕樓斜對面的茶樓。
兩人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這個位置剛好,既能看見他們店鋪又能看到棲燕樓那邊的情況。
“阿虎哥,在我們店鋪沒開張之前,你最好別見宋老三他們。”
看著阿虎一臉迷戀地看著那棲燕樓的方向,李白提醒了他一句。
“嗯。”
阿虎點了點頭,但目光卻并未挪開,嘴里還自言自語了起來:
“也不知道,小翠姑娘有沒有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