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弄清楚靈脈萎縮消失之謎,他們不惜以損耗己身壽元為代價占卜推演,以求找到答案。”
“雖然最終推演的卦象都并不明確靈脈消失的緣由,但他們還是從卦象之中隱約推演出,有一股十分詭異的力量,正籠罩在華夏大地之上,這股力量不僅增加了卦象推演的難度,也影響了天地靈氣的流轉。”
聽到這里,李白神情一凜,因為這第二種推斷,此某些方面看,跟已經跟夏黃公的卦象的推演很接近。
不過李白并沒有打斷青玄,依舊靜靜地在一旁聽著。
“關于這兩種推斷到底哪個正確,我們修行界一直都沒有定論。”
“不過不管怎么樣,因為靈脈的萎縮,等到大唐時,靈脈幾乎完全消失。”
“而靈脈消失,直接就導致了靈脈之中再也無法孕育靈石。”
“在山海會最初的約定之中,五圣神州各國想要參加山海會,第一個條件便是至少拿出三千斤的靈石,用來滋養那株葫蘆藤。”
說到這里時,青玄一臉苦笑地看向李白:
“想當初,為了參加山海會,太宗曾親自修書給吐蕃王,愿向吐蕃購買靈石。”
“卻不想,那吐蕃王一口回絕不說,還在信中冷言譏笑,說我大唐傷了天和,才致使靈脈枯,已經沒有資格再來參加山海會。”
“太宗一氣之下,直接下了禁令,不許修行界再提起山海會。”
“這些個無知小國。”
“若不是因為這兩條枯竭的靈脈,修行界實力不濟,單論兵力而言,我大唐估計早就一統了這五圣神州,哪里輪得到什么吐蕃、高句麗在一旁呱噪。”
“可憐我大唐,偌大國土,兵強馬壯,國力強盛,卻在這一百多年里,卻是連三千斤靈石也湊不出,一直讓那些番邦小國取笑。”
青玄尊者說著說著,便開始變得義憤填膺氣憤不已。
李白聞言也是不勝唏噓。
而他在搞清楚大唐為何一直沒有關于山海會記載的同時,也總算是明白了過來,為何大唐到了明皇繼位時,兵強馬壯,邊疆卻一直受到突厥、吐蕃等小國侵擾,要知道在以前的歷史之中,明皇時的大唐可沒有現在這么憋屈。
“所以師父你這次提起山海會,是因為大唐湊夠了那三千斤靈石嗎?”
他接著好奇地問道。
“嗯。”
青玄笑著點了點頭,
“從十年前起,我大唐那兩條原本不再流動的靈脈,開始重新流動了起來,靈石凝聚的數量也在逐年增長,雖然靈石數量還不足以供給修士使用,更加比不上靠近靈脈之源的吐蕃,但三千斤庫存還是有的。”
他說話時,臉上露出了揚眉吐氣的神色。
李白聞言則是在心里,對那靈脈重新流動這件事情,而感到好奇了起來。
“若不是我的年紀,超過山海會規定的百歲上限,不然定要親自向那神照府討要回開山。”
青玄這時又是嘆了口氣,語氣之中略微有著一絲不甘。
“這種打打殺殺的事情,還是交給我們這些做弟子的吧,師父你老人家到時候坐在一旁喝茶看戲,豈不是更快活?”
李白拋開腦中其它思緒,對青玄露出了一個自信的笑容。
“你也別把事情想得太過簡單。”
青玄聞言心中雖然高興,但臉色卻是嚴肅了起來。
“按照朝廷規定,在參加山海會之前,你得先拿到天師令,而且斬妖榜總榜名次必須在能夠參加山海會的天師中排前七,方才有資格參加明年九月初一神女峰下的山海會。”
“現在時間已經不多了,你就算順利拿到天師令,但想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提升斬妖榜名次,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畢竟你的對手可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天師,實力先不論,他們所累積的斬妖功德之高,極少有后來天師能夠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