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自然對這些丹書符也很是好奇,聽到長青尊者邀請自己,馬上便答應了下來。
第一幅字攤開。
那透著些許古意的“劍”字,立即躍然紙上。
但從字體上來看,這一幅跟之前賀知章送來的那幅沒什么區別,但莫名地兩人都從這幅字畫之上感受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韻味。
甚至那比劃之間,還有著一絲絲,令他們感到心胸開闊的浩然之意。
“難得,難得,如今會寫丹書符的修士,缺的就是這一絲浩然之氣啊!”
長青尊者細細品味良久之后忽然驚呼出聲道。
“尊者,這浩然之氣,與《黃庭經》內的浩然之氣相比如何?”
賀知章有些好奇地問道。
“自然是不如的。”
長青尊者搖了搖頭,“我年幼時曾有緣得見一次《黃庭經》,其中浩然氣象猶若江海浪濤,難怪乎當年能令萬妖退散。”
“不過這才是第一幅,如果真如那丫頭所言,越往后這些丹書符威力越強,說不定我們今日能窺見一絲真正的浩然氣象。”
他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此言一出,賀知章心頭越發好奇,早就想玉真公主之前的警告拋諸腦后。
接下來,第二幅、第三幅,兩人一口氣看到了那最后一幅。
然后發現果然如玉真公主所言,越往后那些丹書符之中所蘊藏的浩然之氣跟神韻便越深厚。
特別是那第一百零七幅。
縱使賀知章沒有修為,但也依舊能看到那“劍”字筆畫之中流動著的磅礴浩然氣象,一如他欣賞那些名畫名字時的心情。
“同一個字,同一種字體,卻是能寫出一百零八種氣象,這些字就算是放在儒們讀書人之中,亦不輸名家之作。”
望著還沒打開的最后一幅字,賀知章有些激動道。
“這就是丹書符的獨到所在。”
長青尊者深以為然地點了頭。
“能被稱之為丹書符,其書畫本身的技藝便要遠勝尋常書畫,做不到這一點根本不能被稱為丹書符。”
“不過除了這一點之外,字畫之中若是沒有浩然之氣,便不能形成丹符神韻,只能算作普通書畫。”
“而這浩然之氣最為難得,尋常手段根本不能習得,只有傳聞說書圣飛升之氣,將自己一身浩然之氣書寫進了春秋古卷之中,因而后世儒們讀書人,比道門修士更容易寫出丹書符。”
“只不過比起問道修行,這些書生更喜歡鉆研經世之道,流連官場紅塵,所以就算從春秋古卷之中悟得一絲浩然之氣,最終也會在廟堂之上磨得一干二凈,最終千百年間也就留下了那么幾道丹書符。”
他跟著滿臉感慨道。
“道門修士求之不得,儒們書生得之不愿,難怪這丹書符,如今幾近失傳。”
賀知章同樣感慨道。
“失傳倒是不會。”長青尊者爽朗一笑,“書圣這丹書符最為玄妙之處便在于,只要這世間還有一人心存浩然正氣,這丹書符便不會失傳。”
“書圣為吾輩讀書人所慮之長遠,實在令吾輩汗顏。”
賀知章自然也是儒生的一員,只是紅塵氣沾染多了之后,大家都只敢叫自己的是讀書人或者書生。
“誒,說了些無關緊要的話,我們來看看這最后一道丹書符吧。”
長青尊者拜了拜手,然后從盒子里拿起最后一幅丹書符。
這幅丹書符,也正是李白真正傷到那雙生圣童的那幅。
這兩個人當然還沒有意識到這點,完全把它當成一幅氣勢磅礴、神韻盎然的畫作來欣賞。
卷軸一展開,同樣的字,同樣的筆觸。
但是,兩人目光落在上面的一瞬,便挪不開了。
那股浩浩蕩蕩如江河浪濤般的浩然之氣,與那冷冽洶涌的山海劍意一起,只一瞬間便將這兩人“吞沒”。
“噗!……”
“轟!~”
賀知章直接昏闕過去,仰面倒下。
而長青尊者則是口吐鮮血,他強大的神魂跟一身護體罡氣更是自動從體內迸射而出,與那丹書符劍字符上的浩然之氣跟山海劍意碰撞之后,直接導致面前桌椅全部碎裂,而他背后的衣衫則是震得寸寸碎裂。
“真正的……丹書符!”
長青尊者放佛像是見了鬼一般看著桌上那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