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整理材料的孫世民手中的動作一滯,眼神里寫滿了不可思議,“老徐,你剛剛說什么?再說一遍。”
“我是說,能不能在原有的1500輛車子的基礎上,再給我們轎車廠增加500輛的生產指標。”徐廣祿重復道。
“再增加500輛的生產指標?”孫世民將手中的材料往桌子上一丟,“老徐,你沒搞錯吧?前幾天你還吵著嚷著說沒法完成任務,這才過了幾天,又忽然跑過來跟我說,再來500輛!”
徐廣祿苦笑一聲,“前幾天那是因為我沒搞清事實,這不親自跑到燕京來跟你商量了嘛,不過……”
徐廣祿頓了頓,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我們接受新增的500輛指標,是有條件的。”
“就知道你老小子肚里面沒安好心,我們還沒答應你的申請呢,你就開始跟我們談起條件了?”孫世民翻了翻白眼,“說吧,有什么條件?”
“據我所知,國內每年的汽車需求量,都是由進口車以及國產車兩方面共同來滿足的,如果我們廠生產的轎車增加了500輛,那么進口車那邊,是不是就應該相應的減少500輛?”
“對的,理論上進口車確實應該減少500輛。”孫世民點頭道。
“我們廠的條件是,進口車減少500輛省下來的外匯,我們希望部里面能將這筆錢作為我們廠技術改造的經費所用。”徐廣祿終于說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孫世民也變得嚴肅起來了,徐廣祿這一招“借花獻佛”,著實是有些高明,將節省下來的外匯用于國內汽車廠的技術改造,不僅能減少對進口車的依賴,還能提高國內汽車的產量與質量,絕對是一箭雙雕的好方法!
如果上汽轎車廠真的能實踐成功,那么這一個還可以作為其余工廠進行技改經費來源的經典案例,在全行業里進行推廣!
但是孫世民并沒有立即點頭答應,他只不過是裝備工業司的一個處長,這件事還涉及到經委以及其他的部委,牽扯面很廣,他一個人可做不了主。
“兩個問題,”孫世民豎起兩個手指,“第一,申城牌小轎車的質量能否保證要求,第二,算上這500輛車子,你們轎車廠的新增指標就達到了2000輛,年底之前你們能保證完成任務嗎?”
“質量的問題你們不用擔心,我們廠生產的車子……”
“那拋錨問題怎么解釋?”
徐廣祿話沒說完,孫世民就當即反問道。
“拋錨問題那是以前的狀態了,前段時間我們廠成立了專門的攻堅小組,這一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了,部里面應該知道這件事的。”徐廣祿回答道。
“老徐,不是我不相信你,但畢竟口說無憑,進口的車子主要用于各部委以及地方省委省政府的公務車,減少了500輛進口車,就必然有部門只能使用申城牌小轎車作為公務車,萬一出現質量問題,不好解釋的。”孫世民苦笑著說道。
申城牌小轎車,主要是市縣一級批量采購作為公務車,省一級的機關,公務車主要以進口車為主,尤其是奧迪100,可以說是高官機關的專用公務車。
“車子已經通過了路跑實驗,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如果連質量都不過關的話,我也不會跑那么老遠,舔著臉推銷自己的車了。”徐廣祿重申道。
“好!質量的問題暫且不說,那產量呢?我可是去過你那邊的,新增1500輛你們都那么吃力,更何況是2000輛?”孫世民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