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政策司?”徐廣祿忍不住重復了一遍。
“對的,就是產業政策司。國內的進口車以及國產車的采購,主要就是由他們負責主導,其余的部門進行協調配合,他們的李明哲李司長,你也是見過的。”孫世民點頭道。
“好像有點印象。”徐廣祿眼簾下垂,略作思考,“那他們司里面有沒有說什么時候能夠給出回復,廠里面還有一堆事呢,我等不了多久。”
“今天晚上吧,應該就能聯系到李司長,不過也說不準。你要是有事,明天一早就先回去,有什么消息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的,到時候需要你準備什么材料,你再跑一趟燕京就是了。”
“為今之計,也只能這樣了。”徐廣祿點頭道。工廠里面進行的工藝完善,徐廣祿怕自己不在,趙柯他們會束手束腳的,有他在,趙柯與周景明心里也踏實,相比較要來經費搞技術改造,徐廣祿心中更惦記著的,還是完善工藝,畢竟這個能夠解燃眉之急。
“先去吃飯吧,下午我再去產業政策司跑一趟,你等我消息就可以了。”跑了一上午,孫世民也確實餓壞了。
“走,中午出去吃,算是我答謝你的。”徐廣祿拿好公文包,猶豫了一下,還是小聲的問了一下,“你剛剛說李司長去申城考察去了,是為了那個和德國的合作項目嗎?”
采購車輛只不過是產業政策司的一個兼職工作罷了,從部門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規劃我國汽車工業的產業布局與發展政策,才是他們的主要職責。
孫世民點點頭,然后悄悄地伸出三個手指頭,“已經確定落戶申城了,年產量能達到3萬輛!”
“3萬輛?這么多!”徐廣祿忍不住驚呼道。
那可是相當于他們轎車廠六年的產量呢!
“嗯。據說最初的談判結果是年產量15萬輛,但是德國那邊臨時反悔,擔心會有財務風險,甚至一度想要取消這個項目,后來還是咱們的饒部長親自出面,提出縮小合作規模,由年產15萬輛變為3萬輛,這才保住了這個項目。”
徐廣祿默然,除了敬佩饒斌的審時度勢之外,此刻占據他心頭的,則是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時候,我們自己的汽車廠,也能達到年產3萬輛的規模呢?
***
廠區圖書館。
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周景明終于是摸清了總裝車間的相關情況,此刻正在整理材料,準備動手編寫工藝文件。
至于為什么會選擇在圖書館,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留在宿舍,恐怕只有周景明自己清楚了。
今天圖書館值班的,依舊是何穎卿,還是那一身普通的工作服,不同的是今天的她,扎著兩個馬尾辮,從后面看過去,甚是可愛。
算起來,周景明也有兩天沒有看到她了。
剛忙完借書工作的何穎卿,無意間轉過身一看,卻發現周景明居然在注視著自己,見何穎卿看過來,周景明也不慌張,伸出右手沖著她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