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友亮忍不住多看了周景明幾眼,如果說在此之前他對于周景明無感的話,那么現在,他有點討厭這個說話“假大空”的人了,好聽的話,誰不會說?
周景明自然不清楚,自己只是說了幾句實話,就已經惹得荀友亮不喜歡了,頓了頓之后,他開始正式安排相關的工作,“為了有效的提高裝配效率,現在將總裝車間分為底盤、內飾與總裝三條裝配線,每條裝配線設置兩個工段,每個工段再分為三個班組……”
按照裝配內容的不同劃分為三條裝配線,是周景明借鑒后世各大車企而來的,把班組作為最小單位,將裝配上有相同或者前后關系的工序集中在一個班組,體現的是“工序集中”的原則。
這樣每個班組共同完成某一個或者幾個部件的裝配,然后再由下一個班組承接上一個的工作,相比較之前的大雜燴裝配方式,速度上肯定會有很大的提升,專崗專人,正是流水線生產的核心要素。
當然了,工藝系統的建立是一個動態的完善過程,而不是靜態的一蹴而就,如果在裝配過程中發現有的工序安排的不合理,就可以適時地進行調整,將相關的工序安排到最合理的班組中去。
班組的人員并沒有發生變化,只不過是裝配內容有些差別。而且對于周景明剛剛說的那些,工人們也都是一知半解的,所以他們倒也提不起什么興趣。不過周景明接下來說的,卻是引起了多數人的關注。
“為了保證能夠嚴格按照工藝文件的要求執行,特別設立質量檢查組,負責每日抽查裝配過程中的車輛,及時反饋質量問題,針對裝配過程中的不合理操作,質檢組可根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一定的經濟考核乃至開除!”
后面的處罰措施剛一說出來,荀友亮立馬就不干了,“經濟考核?還開除?我倒要看看,這個所謂的質檢組,誰考核我試試!”
“我就是質檢組的組長,你們覺得我沒資格考核你們?”一直沒有說話的老黃,終于是站了出來。
“荀友亮,翅膀硬了啊!說話都這么囂張了?”老黃直接走到荀友亮跟前,臉上青筋暴起,“我今天也把話撂在這里,文件是廠長親自下發的,誰要是不拿要求操作,我絕不手軟,有問題盡管來找我老黃!”
車間里頓時鴉雀無聲,八十年代的國營廠子,最講究論資排輩,那些個班組長,有幾個不是老黃帶出來的?他們要是敢跟老黃頂牛,那絕對是壞了規矩的,這也是為什么趙柯請老黃出山的原因。
當然,最初趙柯還想讓何應尋加入到質檢組,大尋威名在外,有他在辦事也方便,不過被周景明否決了,大尋脾氣畢竟有點火爆,推廣工藝這件事,不能靠暴力,讓大尋加入質檢組,會讓事情變得更復雜。
被老黃這么一說,荀友亮的氣焰也一下子消去了許多,“黃師傅,瞧您說的,我這一身的本事都是您教的,您要考核我,我自然沒話說,但是這小子,他算老幾?沒什么本事憑什么在這里耀武揚威的!”
周景明突然笑出了聲,“你想要看我本事的話,以后會有機會的,現在所有人都回到自己原先的崗位上,我會從底盤一工段一班組開始,現場教學文件中的操作規范,一星期之內,要求所有人都能掌握文件中的裝配方法。”
周景明頓了頓,而后便看向了老黃,“黃師傅,從下周開始,按照文件要求對裝配的車輛進行檢查,原則上,對于操作不慎造成的質量問題,可從輕處理,但對于故意不按照要求裝配的人,加大處罰力度。”
說到這里,周景明深深地看了一眼荀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