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周景明就把這段時間寫出來的方案,以報告的形式,整理出了一份詳細的材料。
第二天上午,周景明就帶著這份材料,和趙柯一起,來到了徐廣祿的辦公室。
“廠長,這是我這段時間整理出來的技改方案,您看一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的。”周景明將手中的材料放到桌子上說道。
“我說這段時間怎么沒見你人呢,原來是在搞這個呀。”徐廣祿戴上老花鏡,一邊拿起材料一邊說道。
“這段時間工廠的生產很穩定,車間里面也沒有什么事情需要處理,所以我也就沒讓小周來上班,就當是給他放假休息一下,沒想到他居然泡在圖書館里,忙起了技術改造的事情,我聽說為了寫這份材料,小周是三天兩頭的往機電局跑。”一旁的趙柯也說道。
“這么辛苦干嘛。現在才剛到九月份,技術改造的事情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來準備呢。”徐廣祿抬頭看了看周景明,有些無奈的說道。
周景明笑了笑,“沒有師兄說的那么夸張,再說早點準備,后面還可以慢慢修改,不至于到時候手忙腳亂,而且,我閑著也是閑著嘛,我剛來那會兒,師兄可是頭一天就跟我說了,工廠不養閑人的。”
“小趙還說過這句話呢?”徐廣祿忍不住笑著問道。
“我當時也只是為了敲打敲打小周,沒想到他還記仇了,哈哈哈。”
趙柯這么一笑,周景明也是忍不住跟著笑了起來,整個辦公室中其樂融融。
“你們兩先坐會兒吧,我把材料看一下,要喝水的話自己去倒,我就不招呼你們了。”說著,徐廣祿便收回目光,開始認真的看起了材料。
而周景明與趙柯兩個人,也安靜的坐了下來,等待徐廣祿的批復。
十多分鐘后,徐廣祿放下手中的材料,臉上也帶著贊賞之色,“我總體看了一下你的這份材料,寫的非常好,涉及到總裝車間技改的方方面面,我覺得不用做什么修改了,直接按照這個實施就可以了。”
徐廣祿也是搞技術出身的,自然能看得出周景明的這份技改方案,水平非常高,寫的也非常詳細。
“廠長,這個只是初步方案,我覺得還是應該召集總裝車間的技術骨干,對這份材料再討論一下,集思廣益嘛,大家一起討論,還能對這份方案進行必要的補充和完善,我一個人做的這份材料,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周景明回答道。
“那小趙你的意思呢?”徐廣祿看著趙柯問道。
“小周的這份材料我也看過了,我原則上也同意小周的說法,找個時間把技術員召集起來,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如果能夠把這份方案完善起來,那就再好不過了。”來之前的路上,周景明就已經跟趙柯說過這件事了。
徐廣祿點了點頭,“既然你們都這么說,那就照小周的意思辦吧,這件事就由小趙你來負責,到時候我也參加。”
“還有就是,我的這份方案,只是對總裝車間的技改提出了建議,至于其他三個車間,因為不是很懂,所以就沒有涉及到,這幾個車間的技改方案,還得由對應的車間主任組織籌劃。”周景明繼續說道。
“我知道了,一會兒我就會跟李天樂他們說這件事,不過他們畢竟也是第一次經歷技術改造,大的方向上,還得靠小周你來把控。”不知道為什么,明明周景明也是第一次參與技改,但是徐廣祿卻有一種他已經是技改老手的錯覺。
周景明也沒有推辭,“真的需要我協助的話,那我自然是義不容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