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車輪的直徑?”
周景明這么一說,胡玉樓等人當時就愣住了,搞了半天,這就是周景明的解決措施?
是不是有點太簡單了些?
“小周同志,你說解決車輛通過性不足的臨時措施,就是簡單的增大車輪直徑,有什么理論依據嗎?”胡玉樓好奇的問道。以他的知識儲備來看,并不清楚通過性跟車輪直徑的具體關系。
既然增大車輪直徑可以的話,那為什么不是增大車輪的寬度呢,是不是也是一樣的道理?
周景明笑了笑,然后拿起手中寫滿驗算過程的草稿紙說道,“車輛的通過性設計,是有粗多的理論依據的,我剛剛問胡廠長接近角、牽引力系數這些參數,就是為了驗證通過性的設計到底符不符合要求。”
“那你的結果是?”胡玉樓盯著他問道。
“通過性有兩種指標,一種是支承通過性,另一種則是幾何通過性,支承通過性的設計參數是完全滿足行軍要求的,不論是牽引力系數,還是牽引效率,都能夠達到很高的水平,問題就出在幾何通過性上。”
說著,周景明將紙翻到了第二頁,“根據剛剛這位解放軍同志描述的現象來看,軍車在遇到山地路況而產生的通過性不足現象,是由于頂起失效引起的,從車輛的牽引掛鉤力來分析,地面土壤的切應力和剪切變形……”
接下來,周景明便從汽車理論的角度,詳細的解釋了為什么增大車輪直徑,就能使得車輛的通過性得到改善的理由,最初的時候,胡玉樓以及王援朝等人還能聽得明白,但是越往后,就越覺得迷糊,感覺跟聽天書沒什么區別。
“……由這個公式可以看出來,增大車輪的直徑,比增加車輪寬度更有利于減小壓實阻力,而壓實阻力的減小,將會對車輛的通過性,有很大的改善。”周景明指著一個看起來十分復雜的公式說道。
胡玉樓恍然,周景明的回答解釋了為什么會是增大車輪直徑而不是增大輪胎寬度的原因,邏輯清晰,推理縝密,沒有絲毫的破綻!
想到這里,胡玉樓忍不住多看了周景明一眼。
“你說的這些只是籠統的解釋了如何增大汽車通過性,又如何證明,對于減少車輛的頂起失效也有作用呢?”胡玉樓繼續問道。
“再看這個。”周景明笑了笑,似乎早就會預料到胡玉樓會問這個問題,“車輛的頂起失效以及觸頭失效,都是有著障礙的極限條件的。這款軍車之所以在山地路況中無法通過,就是因為邊境的路況條件,已經超出了車輛設計的極限條件。”
說著,周景明又象征性的在紙上畫了簡圖,“這個代表車輪直徑,這個代表地隙直徑,可以理解為車輛在通過高地時候的場景,同志,能問一下邊境那里的土坡,高度都有多少嗎?”
鄭同亞想了想,然后就把大概的數字告訴了周景明,雖然周景明說的東西他也聽不懂,但就是覺得很厲害的樣子。
不明覺厲!
“……經過一系列的推算,可以看得出,發生頂起失效的條件就是這個,跟車輛的軸距,車輪的直徑都有著緊密的關系,代入相關的數據,就能得出,以目前汽車的參數,是沒辦法完成通過這么高土坡的任務的,而軸距這些條件,短時間內無法做出改變,唯一能夠變動的,就是車輪直徑了。”
當然,從直觀上來說,車輪直徑的變大,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離地間隙,但也并不是說,車輪直徑增大,離地間隙就一定會跟著變大,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理論作為支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