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周景明留在燕京這里住了一晚上,并且利用晚上的時間,將這一次統一建立16949質量管理體系的具體細則給編寫出來了。
而第二天上午的時候,周景明將這份細則拿給了所有的聯盟代表看了一下,具體討論了一下各個時間節點的確立,修改之后形成了終稿。
當天下午的時候,由天明汽車公司牽頭,上汽、一汽、二汽等全部的國內汽車制造商參與組成的汽車質量聯盟,共同宣布了統一建立16949質量管理體系的決定,同時也公布了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那就是國內所有的主機廠,必須要在今年十月份結束之前通過16949體系的初始審核,而相關的零部件供應商,則需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同樣要通過體系的初始審核,出現問題的,限期整改,如果整改過后依舊沒能通過審核的,將會被所有的主機廠取消供應商的身份資格。
這樣一來,中國也是繼歐美以及日韓之后,第三個宣布統一建立16949體系的地區。并且在時間節點上,也是同歐美、日韓這些國家和地區保持了同步,做到了同國際接軌。
而這個消息傳出之后,整個國內汽車工業也是為之一振,所有相關的企業也先后召開了內部會議,開會決定出企業如何應對16949體系審查的對策,這還是中國的汽車工業起步以來,頭一次出現的整個行業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奮斗的現象。
而這個聲明的發布,也意味著國內的汽車工業朝著規范化發展的方向更近了一步。
而這件事結束之后,周景明也是第一時間回到了申城,原本延遲的公司內部審核也從他回去的第二天之后正式開始,從整車廠開始,一直到變速箱車橋廠,再到公司的產品部以及質保部、物流部等職能部門,每一個涉及到的單位,周景明都會親自參與到內審當中。
足足用了十天的時間,天明公司這一次的內審才算結束,盡管前期在周景明的督促下,公司準備已經很充分了,但是這次內審依舊是暴露了很多問題。光是不合格項就整理了出三十多條,更不用說改進建議項了,兩項加起來,已經超過了一百條。
面對這樣的內審結果,周景明也是召開了緊急會議,要求涉及到的相關單位立刻對這些不合格項以及改進建議項進行整改,擇日再進行檢查。
內審結束之后,周景明又把精力用在了ESP系統的開發上。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進入到了五月份,而此時,整個ESP系統的開發工作,實際上已經到了收尾階段,每一個單獨的功能模塊已經全部開發完畢,現在正嘗試著將這些模塊整合成一個統一的系統整體,并且進行一系列的性能測試。
不僅如此,最先開發成功的ABS系統,已經完成了生產線的安裝,并準備進入到六月份的時候,就可以正式進行投產了,這樣一來,汽車電子廠這邊,也就終于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了,而不單單是依靠安全氣囊這一個單一產品了。
這天,周景明和往常一樣,從電子廠那邊回來之后,剛坐下沒多久,就接到了徐衛東從底特律打來的電話。
“景明,有時間來一趟美國吧,分廠這邊出現了點狀況。”電話那頭的徐衛東,顯得有些著急。